五、建成共享共建的社會保障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所以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應該是以發展為基礎的保障體系,應該是權利和義務相關的保障體系,應該是在人人盡責基礎之上實現社會保障成果共享的保障體系。因此,社會保障體系本身是需要大家努力去建設的。那麼,怎麼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呢?必須在發展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來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展是硬道理,必須在發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必須在發展中補齊民生保障的短板。所以說,發展是保障的物質基礎,沒有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也談不上民生保障水平的提昇。所以我們要實施積極的社會保障政策,重視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有勝任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只有國民素質提高了,中國的各項事業纔有了人纔基礎。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優先發展教育,不斷提高教育的質量。
同時,我們要加強就業工作。就業是積極的保障,只有就業纔能創造財富,只有就業纔能贏得收入。因此,有就業纔有保障。通過就業可以提高保障水平。
我們還要加強勞動力流動方面的建設,包括勞動力的跨區域順暢流動,包括社會保險關系方面的順暢轉移接續,也包括縱向的人纔流動、勞動力流動的機制建設等。所謂縱向的勞動力流動機制建設,主要是指晉昇的通道,包括職位的晉昇、職稱的晉昇等。這是一種發展的通道,需要形成一定的激勵機制,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
當然,在發展中共建共享社會保障體系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權責清晰。權利和義務相關。作為用人單位,具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應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作為勞動者個人,為了防范和化解勞動者本人的風險,也應當提高依法參保、依法繳費的意識。因為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基金來源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只有達到一定繳費水平,纔能獲得一定水平的待遇;只有履行了繳費的義務,纔有資格享有領取待遇的權利。所以說共建共享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權利和義務相關,不能單方面地盲目地強調任何一個方面,比如盲目追求待遇而不去繳費或者少繳費。當然,我們也不能只重視繳費而不重視待遇水平的提高、不重視提供相應的保障。因此,我們要共建共享,要通過發展來補齊民生保障的短板,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這也是未來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一個方面,發展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思想觀念必須進一步確立。我們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發展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發展是為了防范化解民眾的各類風險。因此,我們一定要通過發展創造財富,實現發展成果人民共享,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未來的社會保障體系應該包含這三個方面: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共建共享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我對十九大報告精神的理解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