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建設自主可控國際快遞物流體系 解決我國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
秦英林:加強人纔和技術創新 促進養殖業轉型昇級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來自北京的代表委員抗疫故事
全國政協委員王寧利:加強我國公共衛生機制建設 盡快『補短板 堵漏洞 強弱項』
全國政協委員牛克誠:增強原創圖畫書市場及閱讀優勢 為中國文化未來築基
深入推進『巾幗脫貧行動』 不讓一個貧困婦女掉隊
龐永輝:促進非遺產業創新發展 鞏固脫貧成果
代表委員戰『疫』故事?劉香蓮:黨員帶頭 堅守防控一線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廖昌永:全民抗疫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
李象群:保護城市標志性大型經典雕塑
人大代表於旭波:建議完善民生物資應急體系 保障特殊時期糧食安全
逆風而上向陽而生——來自山東的代表委員『疫線』履職
李燕:民族藥企要盡全力維護百姓健康
周洪江代表:減免葡萄酒產品消費稅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周素明:傳統產業更應該積極擁抱『新基建』
王珂: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要加強對方言的保護與傳承
全國政協委員王階:加強學科建設,促進中西醫結合提高臨床療效
全國政協委員王宜:讓中醫藥非遺項目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人大代表楊祉剛:建議暢通技術工人成長發展通道
聚焦新能源汽車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周福庚帶來五項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建議:加快推廣統一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兩會代表委員共話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這位人大代表的建議,力促社會應急力量發展壯大
全國政協委員沈南鵬談醫療改革:『軟』、『硬』結合兩手抓
基諾族全國人大代表羅阿英:邊疆和北京心連心
從位於我國西南邊陲的基諾山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有多遠?在基諾族全國人大代表羅阿英的心裡,這之間沒有距離,邊疆和北京一直心連著心。
從推動技能人纔培養到加強技術創新,全國人大代表周慧紮根一線—— 為制造業轉型昇級鼓與呼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金群華: 用心行醫 盡心履職
作為一名骨科專家,豐富的臨床經驗、一直沈於一線,為金群華履好職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基礎。這兩年,金群華提出的『藥師法應盡快出臺』『進一步提高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等提案,都是基於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來的。
全國人大代表馮艷玲:幫助群眾樹立起擺脫貧困的斗志和勇氣
馮艷玲是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果樹技術指導站高級農藝師。身為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紮根農村的她見證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也帶來了更多幫助農民提高收入的建議。
裴春亮代表:群眾心裡盼的就是我要做的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謝良地: 在持續防疫中更深感受職責使命
劉莉沙委員——文旅融合 服務百姓
劉建明代表—— 心系鄉村 助力振興(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科學防治築牢中國之治
全民戰疫,中國精神熠熠生輝
鄒凱委員—— 調研思考 推廣體操
陳飄代表—— 強了經濟 富了鄉親
全國人大代表陳春芳:當好村民的貼心人
陳春芳代表經常說,要擔起使命乾實事,當一名為『農』代言的人大代表。幾年來,車谷砣村在陳春芳代表的帶領下,溝域發展了多個富民產業,路修通了,年輕人也回來了,區域內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不足800元,增長到8000多元。
黃愛龍委員—— 紮實調研 攻關科研(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走進辦公室,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正在梳理調研成果,准備今年的提案,辦公桌上堆滿了各類調研材料。
蔡衛平代表—— 科學抗疫 為民履職(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說,應直面問題、快速反應,做好正面的解釋和引導,纔是緩解市民焦慮情緒的良方。這樣的觀點,緣於蔡衛平的工作經驗。
代表戰疫故事|陳華元:普通建設者創造『中國速度』
王紹南代表—— 引纔育纔 振興鄉村(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王松靈委員—— 發揮專長 開出良方(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車間一線 解難紓困(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身體力行 醫療扶貧(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一心讓赤泥變廢為寶(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一封信背後的深調研(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潘曉慧委員—— 紮實走訪 用心打磨(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劉蕾代表—— 專題調研 不負信任(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鏖戰疫情的日與夜 代表委員共鑄『疫』線
東北網簡介
|
發展歷程
|
營銷服務
|
聯系方式
|
不良信息舉報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5 WWW.D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2301000000007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黑字第083號
參評文明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