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7日電(張斌) 全國人大代表、定瓷非遺技藝傳承人龐永輝在做客新華網2020兩會特別報道時表示,應該促進非遺產業創新發展,鞏固脫貧成果。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定瓷非遺技藝傳承人龐永輝
以下為訪談內容:
新華網:您一直從事非遺產業,非遺產業在脫貧攻堅戰中都發揮了哪些優勢?
龐永輝:非遺項目大多存在於縣鄉兩級,特點是以手工為主,對創業條件要求較低,從業人員眾多。尤其是貧困山區,有很多優秀的非遺項目。比如河北省曲陽縣有65萬人口,就有定瓷、雕刻非遺產業從業人員11萬之多。
新華網:傳統非遺產業在如今社會環境中,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龐永輝:我認為非遺產業目前存在三方面不足。首先,品牌建設不足,絕大部分非遺產業工廠,以自產自銷的模式存在,帶有強烈的傳統地方特色,生產成本普遍偏高;由於以手工制作為主,不易發展成大規模生產企業。其次,非遺產業後備人纔嚴重不足,以制瓷手藝為例,手藝精通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還要克服艱苦與寂寞的考驗,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學。最後,網絡銷售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對從事非遺技藝的手藝人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打造新的生產和銷售模式,推動非遺產業發展。

圖為龐永輝定瓷作品《定窯白釉刻花梅瓶》,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華網:促進非遺產業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龐永輝:我建議相關部門為非遺產業園區協調用地指標和用地價格來制定優惠政策,促進非遺產業發展、擴大就業;對地方非遺項目轉型昇級的優惠型貸款條件運用靈活的評估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轉型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企業,更好實現品牌帶動作用;河北省政府出臺獎勵政策,吸引國家級的網絡公司在地方設立分公司,將非遺產品實現全國互聯互通;地方政府出臺優秀年輕人纔回鄉創業的扶持政策文件,吸引更多人纔入駐傳統非遺產業,促進產品的研發昇級,更快提昇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