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逆風而上向陽而生——來自山東的代表委員『疫線』履職
2020-05-25 14:2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記者 張武岳) 疫情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鄉村醫生劉慶民奔忙的腳步一直未停,他『戰斗』的地方,已不只是位於山東濟寧泗水縣苗館鎮隈泉村的那間小小的衛生室。

  『我們這裡相對偏僻,像我這樣的鄉村醫生不多,疫情防控的事我責無旁貸。』劉慶民說。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穿梭於當地各個卡口和檢查站,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體溫測量和環境消殺等工作。

  劉慶民自己還拿出8000元,用來購置防疫物資並捐贈。他發起的、由20多名鄉村醫生組成的『醫在鄉間』協會也行動起來,他們身穿綠色馬甲,向路人免費發放口罩和宣傳紙,協助體溫測量。這個本意為關懷老年人的鄉村醫生組織,『偶然間』成為了當地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

  『逆風而上,敢於參與疫情防控,就是在履行自己作為人大代表的職責。』劉慶民說。

  疫情期間,全國范圍內近千家仁和堂連鎖藥店大門敞開,正常營業。這源於仁和堂連鎖藥店母公司翔宇集團董事長林凡儒的堅持。

  疫情暴發後,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林凡儒,斬釘截鐵地表示,藥店會全力保障貨源充足,並且保證防疫物資不漲價。

  林凡儒的公司位於山東臨沂。疫情發生後,林凡儒不顧家人勸阻,戴上口罩,親自駕車,走遍市區所有門店,現場指導特殊時期的營業工作。他叮囑員工注意防護,鼓勵員工堅持戰斗,『越是危險的時候,越要和員工站在一起!』

  保障疫情期間民眾所需物資的供應及正常生產生活,代表委員逆風而上的腳步從未停止。

  『能源企業肩負著地方百姓供暖供電社會責任,問題不能回避,生產不能停止。』全國人大代表、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說。

  疫情暴發初期,兗礦集團近三成職工無法正常返崗。而在李希勇的調度下,19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異軍突起』,工人結合實時視頻信號,操作掘進機,僅用幾個手柄就讓煤炭源源不斷地流向地面,產量不降反增。

  今年2月,李希勇接到通知:承擔著超過100萬居民供暖任務的魏橋集團熱電廠燃煤庫存告急,承擔重要防疫任務的向尚服飾公司面臨缺煤限電窘境。一天後,由兗礦集團智能化工作面生產的第一批電煤,由200多輛大貨車搭載緊急馳援,緩解了燃『煤』之急。

  『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就是對祖國盡忠、對社會盡心,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李希勇堅定地表示。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決勝——2020全國兩會專題

【專題】代表委員履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