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陣鑼鼓嗩吶聲中,全國政協委員、石家莊河北梆子劇團團長劉莉沙身著鎧甲、手執令旗,昂揚地走上戲臺,為趙縣南李家?村百姓唱起了《穆桂英掛帥》。
在冀中南地區,幾乎村村有戲臺,看戲是農村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正月到端午,劉莉沙和劇團演員們都帶著精心編排的節目,一頭紮進廣大農村唱大戲。特別是近年來,石家莊通過『政府買單,百姓聽戲』加大對傳統文化劇目扶持,每場河北梆子演出補貼7500元。『我們劇團每年在農村演出200場,盡最大努力滿足百姓需求。』劉莉沙說。
多年來,劉莉沙的劇團下鄉唱戲時經常碰上當地廟會,廟會上,土特產、服裝、小吃、玩具雜耍等琳琅滿目,吸引了很多周邊鄉村甚至城裡的居民。走得多了,劉莉沙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有的人逛廟會時,會被梆子戲吸引,駐足觀賞;有的觀眾專程過來看戲,間歇時四處逛逛買買,捧著小吃回來接著看。
『戲曲表演和農村廟會相輔相成,既滿足了百姓文化需求,也帶動群眾消費。』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如何傳承發展好傳統戲劇』一直縈繞在劉莉沙心裡。受此啟發,去年她的提案便是促進文旅融合,爭取在一些景區古跡周邊上演傳統梆子戲。
去年中秋節,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在正定古城實景演出了一段《嫦娥奔月》。『當時看表演的游客很多。我四處轉了轉,聽說附近一家燒麥店平時人不多,中秋一天營業額卻達10萬元。』劉莉沙說。
今年劉莉沙的提案關注傳統戲劇保護和挖掘。『傳統戲劇比如河北梆子劇本流失嚴重,如今整個劇團每年能上演40多個劇目,而過去有的老藝術家一個人就能表演上百個劇目。』劉莉沙希望通過現代技術,將地方戲曲記錄下來。
『常有觀眾提意見,想看現代戲,我們也在加強原創劇目編排。』劉莉沙介紹,在主題教育中,劇團創排的現代戲《呂建江》受到了很多老百姓歡迎。
-記者手記
提案源自群眾需求
實際上,無論是文旅融合的想法,還是原創劇目的創意,都是劉莉沙經年累月在十裡八鄉、田間地頭,與老百姓交流中聽到、看到、想到的。能否落實得好在於是否真正滿足百姓的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百姓認可,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在劉莉沙看來,這是她最大的榮譽和擔當。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松北區高效運轉 防控疫情『七到位』2021/11/03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