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費後要求退款不容易
不過,即使培訓機構沒有『跑路』,在預付費模式之下,報名參加培訓者也往往遭到退款難的尷尬境遇。
2016年4月,在北京從事圖書銷售的李煒在一家培訓機構報名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培訓課程,上了一兩次財務管理課程後,因計劃有變,他便申請退課退款。當時,這家培訓機構給出的建議是『先凍結課程再做決定』。
『我問培訓機構負責人,萬一以後也沒時間上課呢?培訓機構負責人說他有辦法解決,我就傻傻的信了。與我同一時期申請退款的同學都成功退款,我之後繼續申請退款時,培訓機構負責人就說公司出了新規定,不能退款,只能轉網課。』李煒對記者說,『我就是衝著面授纔報名參加培訓,要網課乾嗎』。
相似的事情也發生在程佳媛身上。程佳媛在四川省成都市工作,她在2016年4月花費5萬元在某美術培訓機構的成都校區簽了長達兩年的出國藝術院校申請作品培訓課程,不限課時。『報名時,培訓學校承諾是國外知名院校研究生畢業平面設計老師一對一輔導,雖然沒有書面或者口頭約定由最初的老師負責到底,但我認為雙方心知肚明是同一位老師負責到底。』程佳媛說。
從2016年4月學習至2016年7月,由於要參加托福考試,程佳媛暫停了課程。今年4月,程佳媛打算繼續參加培訓時得知,之前的輔導老師轉兼職了。『兼職和全職的區別在於,兼職老師上完課就立刻離開,而且這家培訓學校成都校區同時有四五位老師離職,一時間所有老師我都不認識了。』程佳媛說,這樣的結果讓她決定向這家培訓機構申請退款。
後來,這家培訓機構提出兩個方案:按照合約規定,程佳媛要求退款屬於違約,需支付20%違約金,且按照每課時1000元計費,最後只退回1.8萬元;方案二:該機構新招聘老師,給程佳媛換老師繼續進行培訓。然而,程佳媛發現新招聘的老師並非平面設計專業而是廣告設計,『我需要平面設計的作品集去申請國外平面設計專業。對於方案一中的20%違約金,我認為培訓機構也應該承擔一部分,而且1000元的單節課時費是因為退費原因而無中生有出來的,此外這些已學課時還包括了其他外聘教師的中途缺席、遲到早退部分。我總共學了不到20節課時,一節課時45分鍾。我預交的5萬元是包兩年不限課時。最後我向這家培訓機構申請退費3.5萬元及以上,被拒絕』。
『「心知肚明」是沒有辦法舉證的,能舉證的只有合同條款。當然,合同內如果有霸王條款的話,消費者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如果能認定,拿回學費的成功率就會高很多。舉報這家機構虛假宣傳的話,如果對方早有防備,消費者也很難取證。』周雲向記者分析說。(記者趙麗制圖/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