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培訓機構預付費模式維權困局:『跑路』頻發難退款
2017-09-01 09:39:51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教培機構『跑路』存三種情形

  靳景麗的遭遇似乎只是冰山一角。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在『吸金』力強大、前景看好的巨大市場利益面前,教育培訓行業魚龍混雜在所難免,近年來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圈錢『跑路』事件呈多發態勢。

  來自新華社的報道顯示,2016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浙江、湖南等地被曝光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卷款『跑路』案件就有十餘起,涉案金額達十幾億元。不管是小型的社區培訓班還是全國連鎖機構、新三板上市公司,均有涉案。

  2016年,廣東省廣州市一家打著『東方金子塔兒童潛能培訓學校分校』招牌的機構,辦學不足一年,負責人就『跑路』了。100多個孩子的家長投訴無門,涉及金額二三十萬元;在全國多個城市開有分校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聚智堂』,其董事長卷款而逃;英語精品課培訓機構、新三板掛牌公司環球拓業的主要負責人同樣失聯。

  此類案例近年來比比皆是。2013年,北京瀚林新思維東直門、上地、人民大學和公主墳四個分校同時關門,卷走40餘名學生百萬元學費;有著15年歷史的上海易思教育因資金鏈斷裂關門,老板卷款逃走並拖欠員工工資;2014年,北京引航思培訓機構突然倒閉,拖欠近40位學生家長的費用共計約30萬元;重慶渝中優維語言培訓學校(對外簡稱『南瓜英語』)因破產關門引發退費糾紛,導致數百名家長圍堵機構,造成現場混亂;2015年,英語培訓機構朗文啟智股東『失聯』,100多名學生停課,涉案200多萬元學費。

  記者調查發現,預付費模式下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基本可以歸類為三種情形:

  惡性詐騙『跑路』,一開始就寄希望於收取預收款後『跑路』為目標,沒有實際開展教育培訓經營的計劃;

  經營不善『跑路』,教育培訓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不斷提昇,但業務經營激烈,不排除許多教育培訓機構因為無力提供許諾的後續培訓而『跑路』;

  挪用資金投資失敗『跑路』,教育培訓行業的現金流充沛,因此成為挪用資金的高發領域,一旦投資失敗,後續教育培訓失去資金支持,教育培訓機構因而『跑路』。

  更有甚者,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在教育培訓產品方面,已經按照金融產品設計的理念運作。以2016年5月被曝光『跑路』的聚智堂為例,其推出的『感恩聚劃算』就以免費學習為噱頭,吸收大量資金,家長預交不同金額的學費本金,『免費』獲得智聚堂針對其子女不同時長的課程,預付越多,贈送課時越多,學完到期,聚智堂承諾返還家長本金。在這裡,家長等於變相出借資金給了聚智堂,但家長不直接獲得利息,而由聚智堂將利息購買其教育培訓產品,從而打造出『白學』的交易結構。這種交易結構的意義在於,單純的預付學費可能只需要預付幾萬元人民幣左右,但通過本金預繳產生的利息支付學費,預付金額可能高達百萬元之巨。這也是營業收入只有幾千萬元的聚智堂,非法集資金額卻高達數億元之巨的原因。其收取的大量預付費被用於不動產投資,由於項目糾紛引發資金鏈斷裂。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