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那蓮街『賽巧』迎七夕
漫話七夕|單身,還能過這個節嗎?
村裡的年輕人—第4期 向往的高山村
我國單身人口2.3億!為何『脫單』難?專家解讀
『七夕』來臨,很多年輕人卻找不到共度的人。『脫單難』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問題。
國家公園裡的浪漫七夕
這個節,在中華文化星河中分外耀眼
七夕小知識:為何流行吃『巧果』?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穿針乞巧、儲七夕水等習俗,都體現了一種『中國式浪漫』。
壯鄉『巧女』賽巧迎七夕 游客體驗別樣風情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將至,一年一度的那蓮『賽巧節』當日在廣西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孟連村那蓮街舉行。這一民間傳統民俗活動,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
七夕節|七夕歷史悠久 專家講講門道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8月22日,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七夕節、乞巧節、女兒節。山西師范大學古典文獻學副教授、民俗學者閆春介紹,這個節日源於古代的星宿文化和民間傳說,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七夕節|現代人的七夕節,該怎麼過?
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在不少人眼中,它已經成為當代的『中國情人節』。農歷七月初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人間的有情人,也會在這一天表達對彼此的愛意。
浪漫七夕夜,市民可賞『半邊明月』 播報文章
時間來到8月,星空依舊精彩紛呈。兩次『超級月亮』之罕見天象精彩上演,一次已出現在8月1日,另一次將出現在間8月30日;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迎來極大,它將劃過寥廓天宇;8月27日,一年一度的『土星衝日』將點亮夏日的夜空;8月22日,七夕之夜將帶來浪漫的氣氛。
「網絡中國節·七夕」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又稱中國情人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約定於農歷七月初七。起源於古代對星宿崇拜的文化,後經過流傳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影響,逐漸賦予了濃厚的愛情色彩。如今,七夕節已成為象征愛情的特殊日子,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
白派劇團七夕演《牛郎織女》
評劇《牛郎織女》早在1956年就已推出舞臺,並曾出國演出。白派劇團排練的這版《牛郎織女》由趙德明任劇本改編,趙德明、李建民導演。該劇頌揚了牛郎織女對天庭清規戒律的反抗和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並結合演員的特長因人設戲,強化了人物心理活動的描述,在神話故事中融入現代意識。
網絡中國節·七夕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上舉行,故名『七夕』。
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他鄉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版權所有東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