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江西失聯9年狀元自述:承認自己不是天纔是痛苦的事
2018-10-31 09:51: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承認自己不是天纔是挺痛苦的一件事

  回家之後,我把同事全拉黑了,立誓浪子回頭。之前我在西安一家酒店工作,負責跟客戶聯系,月薪7000多元,包吃住。看到我媽生病的消息後,我突然覺得之前自己堅持的那些東西都不重要了。當天就跟領導說,我媽重病,必須要走。很多衣服我都不要了,有臺電腦也扔在公司。

  我媽當時在上海看病,我過去就辦了個新手機號,原來的號在另一個手機上,全天靜音。一開始,有同事打電話問我一些客戶的情況,我還會接。後來懶得回答,就乾脆不接了。有時候我確實挺衝動的。

  回到村裡,我發現人人都知道我。我跟我媽走在街上,他們會問我媽:這就是你那個兒子嗎?但他們我一個都不認識。我也不說話,站在一邊聽我媽跟他們客套,就像小時候一樣。我根本不關心他們怎麼看。

  但現在我會在意父母的想法。我回家後,我爸覺得家裡的一切事情就是我的了:我媽的病,掙錢養家,娶妻生子。我回家第一天,家裡人就要給我說媒。但我不想在老家找,覺得可能沒辦法溝通。村裡有的人離婚了,有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接過母親一個電話。有的夫妻整天吵架。我對那樣過一輩子真的有點恐懼。

  有時候跟同事聊到這個話題,我就只能回避。很多比我小的人都結婚了,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優勢。可能再過幾年,我也會把這件事純粹當作一個責任去完成吧。我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妥協,我本身也不是一個特別堅持的人。

  回家之後,我媽拉著我去體檢,讓我少吃牛肉、羊肉,少喝酒。我現在已經開始養生了。

  我健康狀況一直不錯,只是2015年突然有一段時間頭疼,睡不著覺,持續了3個多月。每天晚上大概就能睡一個小時,生活不規律。有時我會在凌晨四五點叫一份外賣。反正肯定不是得了抑郁癥。因為我太怕死了。

  真正對生命有熱忱的人,都是怕死的。因為生命如此獨一無二,如此神奇,是一切不可想象的集合。生命中的任何體驗都是值得留戀的,包括悲傷和痛苦。

  我學飛行設計,但我從沒坐過飛機,怕墜機。我也怕出車禍,火車和汽車總還有點腳踏實地的感覺。

  我未來想開一個冷凍公司,提供冷凍遺體的服務。因為你沒辦法想象百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有可能會出現復活技術。就算沒來得及做,我在快死的時候也要跑到南極找個地方躲起來。

  現在我需要去掙錢,讓父母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堂弟開了家銷售公司,我准備先在他那裡試試看。他15歲就出去打工了,原來在溫州一家鞋廠,後來去深圳做銷售。這幾年靠幫客戶開發小程序賺了不少錢,買了房子,車是寶馬。現在做短視頻網紅營銷方案。

  在我印象裡,堂弟一直是個老實的小孩,我經常帶他去河裡抓魚。但這次回來,我發現他已經是個精明的商人了,而且膽子大,執行力強。跟他待了幾天,我突然明白自己為什麼一直沒法成功了。

  我現在已經有點世故了,不像以前那麼有理想。我最近看的書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在以前是被我劃為第四等級的,不屑一顧。

  以前,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我有點漠視。現在覺得說話盡量照顧別人一點,出來久了,就知道跟人聊天氛圍要盡量好一點,為人處世總要學得圓滑一點。

  我這次回家體會到的很多感情是以前沒有體會過的。有些地方我會很麻木,有些地方又很敏感。我有時候會因為一句話覺得不舒服。但我爸媽從來不會跟我說一句重話,即使是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承認自己不是天纔是挺痛苦的一件事。大四的時候自學量子色動力學,怎麼也看不懂,一個很小的問題就能把我困住。那時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天纔。無論我怎麼努力,也只能成為一個二流的物理學家。那段時間很失望,都快放棄人生了。

  將來有一天,我可能也會成為一個很純粹的生意人。環境是會塑造一個人的。

  我不覺得讀書沒用,整個社會就是由讀書人橕起來的。初中生再怎麼牛,也不可能建立起百度、阿裡巴巴這樣的公司。我的執行力差,想的太多,總是會考慮風險。但是現在,我絕對、絕對不能再拖了。我覺得自己20年掙個幾千萬元應該沒什麼問題,實現財務自由後我就去過理想的生活。

  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只是還沒有成功。我現在覺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專注,把每天當最後一天過,社會會給我回報的。現實是不會永遠摧殘一個人的,只要你是一個向上的人,它總會給你機會。

  兒子回家後,吳細女開始積極治病。她想盡量延長自己的生命,多陪兒子幾年,看著他結婚生子。楊仁榮的學習成績曾經讓她驕傲,但現在,她反而覺得兒子讀書太多,『不然早抱上孫子了』。

  楊仁榮的初中班主任至今對他印象深刻,說他是『好學生中的典型』,沈穩、靦腆,很少有回答不上來的問題。他永遠坐在2~4排靠近中間的位置——那是好學生享受的待遇。楊仁榮的父母常找班主任詢問兒子的學習情況,一周大概有兩三次,有時會帶上一點新收的板栗當作禮物。

  楊崇生不讓兒子去自己乾活的工地,怕他看了會不舒服。兒子有時會在家做好飯,等父親乾完活回來一起吃,像很多年前一樣。

  家鄉的變化讓楊仁榮感到陌生,他時常會迷失在不大的村子裡。樓房大多是新蓋的,外面貼著瓷磚。在老家,他總是像個客人,衣著整潔,舉止克制。去下過雨的地裡摘辣椒,他也穿著皮鞋。

  10月中旬,楊仁榮再次離開家,去了重慶。他說在家裡待不住,『我還是喜歡外面,我本來很早就想走,但因為我媽的事一直拖著。』堂弟在重慶那邊開了一家公司,他覺得,『社會是最好的大學,比北大清華還厲害』。楊仁榮准備先去試試。

  走之前,他拍了很多家鄉的照片,存在手機裡。

  出發那天,他關門前,又看了家裡一眼,說:『再回來就得等到過年了。』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