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江西失聯9年狀元自述:承認自己不是天纔是痛苦的事
2018-10-31 09:51: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不能觸碰的心理禁區

  我剛上大一就知道自己畢業以後能乾什麼,每天在工廠跟圖紙打交道嘛。我就特別煩。你想象一下,一架空客A380牽涉的零件可能有幾十萬個,設計人員大概幾千個,一個人負責幾十個零件的設計、制造、改進。這種工作就像一個龐大體系中的螺絲釘,你就被釘在那個地方了。

  剛畢業的時候覺得自己很有本事,很有想法,創業的話一年可以掙上百萬元。但創業之前需要資金積累。我記得接到的第一份面試來自一家很大的廣告公司,面試官讓我在半小時內為一個產品寫一份推銷文案,我之前從沒接觸過,就隨便寫了一通。後來負責招聘的人直接跟我說:你可以走了。

  還有一次面試我特別郁悶。一開始,對方聽說我是北航的,覺得還可以,面試時問了一些很專業的機械方面的問題,當時我都蒙了。我旁邊一起面試的人學校很一般,都答上了。考官就看著我不說話。說實話,很多面試我確實沒有用心准備。

  後來一家賣軍工產品的企業錄用我做辦公室文員,我做了不到一周就辭職了。就是不想乾了,待不下去,不喜歡,不知道為什麼。

  我想做的是自己弄點小生意。說起來你都不相信,我曾經在網上搜索關鍵詞『創業』,看到一個機會——幫人拆牆。我就花1000元買了一臺鑽機,請一個懂這門技術的人吃了頓飯,讓他教我如何操作,然後專門去要拆牆的地方發小廣告,主要在西三旗。接到生意,一天賺四五百元是很輕松的。但是客戶不穩定,還要整天背著20多斤重的鑽機跑到很遠的地方,很累。我做了半個月就不做了。畢業後我差不多換了十幾份工作,沒有一份超過半年。

  我做得最好的一個項目是畢業兩三年後,跟兩個人合伙做短信群發業務。一星期內,我們每人賺了兩萬元。不過很快,同行裡賺的最多的那個被抓了,我們就沒敢再繼續做。

  在北京那麼大的城市想混出頭挺難的。可能是我運氣不好吧,執行力也不夠強。

  我在一家西餐廳做過服務生,負責點菜、擦桌子、翻臺。工資不高,昇為小主管後漲到四千五百元。如果不是為創業積攢資金,誰會跑去做一個服務生呢?

  餐廳老板是個日本人,對細節要求非常嚴格,比如餐具距離桌子邊緣幾厘米,上菜時要說哪句話、用什麼語氣。服裝也要求統一,我還記得有個迎賓小姐,總是穿著紅色的連衣裙,客人離店時要面帶微笑地目送,鞠躬也有固定角度。有種被奴役的感覺。我現在想起那段時間都有點害怕。

  我偶爾會想,自己讀過這麼多書,為什麼在這裡擦桌子?

  我想成功。畢業後,社會評判一個人成功的標准從學習變成了物質,說一些虛的根本沒用。我覺得壓力很大,來自父母、親戚和社會,這是我不想承受的。

  一開始,不跟家裡聯系只是出於偶然。我的手機丟了,所有聯系方式都找不到了。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不想背負這份責任。我開始抗拒跟家人聯系,時間久了,成了一種習慣。再到後來,我已經不敢面對家人了。

  那成了我心裡的一個禁區,一種絕癥,碰一下就疼。疼的次數多了,就不碰它了。盡管在外面那種孤獨的狀態讓我很不舒服,壓力也大,但就是不會去碰。潛意識裡就避免去想這件事。只有偶爾做夢的時候纔會夢到家裡。同事問起父母,我每次都編個謊就過去了。有時過年也有回家的衝動,但始終跨不出那一步。

  我媽常說感謝媒體,我嘴上不說,但其實心裡也有一點。因為說實在的,要我自己去戰勝這種心魔是很難的。那已經像煙癮一樣,很難戒了。我以前跟別人說,就算我媽沒有生病,我賺到錢後肯定也會回家。但我其實明白,我也可能再也不會回家了。因為自己心裡那道坎兒是很難跨過去的。

  你很少見到我這種怪胎吧?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