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使用大量非關稅壁壘
世界貿易組織並不完全禁止對國內產業實行保護,但原則是削減非關稅壁壘、提昇政策措施透明度,使其對貿易的扭曲減少到最低限度。美國采用大量更具隱蔽性、歧視性和針對性的非關稅壁壘,對國內特定市場施以嚴格保護,明顯扭曲了貿易秩序和市場環境。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美國當前已通報的衛生和植物檢疫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分別有3004項和1574項,佔全球的比重分別高達18%和6.6%(圖9)。聯合國貿發組織2018年6月29日的報告《對貿易監管數據的分析揭露新的重大發現》中提到,要把一棵樹進口到美國,需滿足54項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相關要求。這些措施嚴重影響了貨物通關效率,增加了貿易成本。

圖表:圖9:美國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及佔全球的比重新華社發
(五)濫用貿易救濟措施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定,成員方在進口產品存在傾銷、補貼或進口過快增長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但有嚴格限定條件。美國大量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對本國產業實施保護,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針對中國。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增多,在全球佔比不斷提高。全球貿易預警(Global Trade Alert)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837項新的保護主義乾預措施,其中美國出臺143項措施,佔全球總數的17.1%。2018年1-7月底,美國出臺的保護主義措施佔全球比重達到33%(圖10)。

圖表:圖10:美國每年新增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佔全球比重新華社發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17日,美國仍在生效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共有44項(圖11),其中58%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采取的『雙反』措施,主要針對中國、歐盟和日本。

圖表:圖11:2008年以來美國采取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數目新華社發
在反傾銷調查中,美國拒不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約定的義務,繼續依據其國內法,對中國適用『替代國』做法。根據美國國會問責局的測算,被認定為市場經濟的國家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率明顯低於非市場經濟國家。一般來說,美國對中國的反傾銷稅平均稅率是98%,而對市場經濟國家的平均稅率為37%。2018年以來,美國作出18項涉及中國產品的裁決,其中14項稅率都在100%以上。此外,美國在替代國的選擇上也具有較大隨意性。中國出口商在美國的傾銷調查中受到嚴重不公正和歧視性對待。
四、美國政府的貿易霸凌主義行為
美國作為二戰結束後國際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體制的主要建立者和參與者,本應帶頭遵守多邊貿易規則,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妥善處理與其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這也是美國政府曾經向國際社會作出的明確承諾。但是,美國新政府上任以來,片面強調『美國優先』,奉行單邊主義和經濟霸權主義,背棄國際承諾,四面出擊挑起國際貿易摩擦,不僅損害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利益,更損害了美國自身國際形象,動搖了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根基,最終必將損害美國長遠利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