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
2018-09-24 18:13: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表:專欄2中國大幅放寬外商投資准入新華社發

  美國政府關於中國『偷盜』先進技術的指責是對中國科技進步艱苦努力的污蔑。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善於創造的民族,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發展,中國科技進步是中國長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結果,是全體人民特別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成果。2000年以來,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長。2017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1.76萬億人民幣,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13%,已經接近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中國有2613所高等學校,10.9萬家各類研發機構,超過621萬研發人員,2017年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403萬人年,其中企業佔77.3%。2017年,有113家中國企業進入『2017全球創新1000強』榜單,僅次於美國、日本,位居全球第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8年7月發布的『2018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由2016年的第22名昇至第17名。2017年,中國專利申請369.8萬件,授予專利權183.6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字,2017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達4.9萬件,僅次於美國。有10家中國企業進入企業國際專利申請量前50位。美國前財政部長、著名經濟學家拉裡·薩默斯說:『你問我中國的技術進步來自哪裡,它來自於那些從政府對基礎科學巨額投資中受益的優秀企業家,來自於推崇卓越、注重科學和技術的教育制度。它們的領導地位就是這樣產生的,而不是通過在一些美國公司持股產生的。』

   (四)不應抹殺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巨大努力與成效

  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上的態度是明確而堅定的,在立法、執法和司法層面不斷強化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美國政府2016年以前的官方報告,也積極肯定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中國美國商會所做的年度商務環境調查顯示,其會員企業在華運營的主要挑戰中,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已由2011年的第7位降低到2018年的第12位。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指責是有悖事實的,完全抹殺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巨大努力與成效。

  中國建立並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法律保護力度不斷提高。中國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套完備且高標准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走過了發達國家通常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纔完成的立法路程。目前已經建立了從法律、規劃、政策到執行機構等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和管理的完整體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前總乾事阿帕德·鮑格胥博士曾評價稱,『這在知識產權發展史上是獨一無二的』。2013年,中國修訂了《商標法》,增加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將法定賠償限額從5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保護力度大幅度提高。自2014年啟動的《專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工作,提出了加強專利權保護的相關建議措施,包括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罰力度、完善證據規則、完善行政保護措施、加強網絡環境下專利保護等。2017年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進一步完善了商業秘密的保護,明確市場混淆行為,拓寬對標識的保護范圍,同時強化了對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2017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施行,該法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並明確規定商業秘密屬於知識產權,加強了對商業秘密的保護。

  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充分發揮司法保護主導作用。2014年,中國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跨區域管轄專利等知識產權案件。自2009年以來,中國共設立了天津、南京、蘇州、武漢、西安等16個知識產權法庭,有效提昇了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水平。2013年至2017年,中國法院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813564件,審結781257件。2017年,中國法院共新收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13480件,結案202970件,分別比上年增加46%和43%。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專利案件最多的國家。中國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2016年,中國法院共審結涉外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667件,同比上昇25.6%(專欄3)。中國處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周期是全世界最短的之一,北京知識產權法庭平均為4個月。由於司法程序快捷,目前中國法院已被國際上視為知識產權訴訟較為可取的訴訟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有相當一部分雙方當事人都是外國人。

首頁  上一頁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