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立法明確禁止超前教育
記者:培訓熱的問題需要通過改革評價機制和優化教育環境解決。但是,當超前教育培訓變為一個影響全社會的教育問題時,就必須從維護基本教育秩序出發,考慮立法對教育培訓的內容進行規范了。你能設想一個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已經報名參加培訓班的超前學習局面嗎?
熊丙奇:我國目前已經對學校教育、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行政要求,那就是不得進行超前教育。具體來說,幼兒園不得小學化,小學零起點教學。但是,這只是行政規定,且只對公辦學校、幼兒園管用,對進行教育培訓的社會培訓機構不管用。這一行政規定,不但在公辦的學校、幼兒園遭遇『執行難』,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培訓熱。
程平源:現在圍繞小學生減負、就近入學等各種行政手段治標不治本,還只是一種短期的行為。一方面,最終的評價標准是分數;另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學校減負,但有些家長不願意。學區房、擇校、輔導班、學前教育超前等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還比如小學生出國問題,這其實是國內教育問題的國際化,它不是一些教育機構說的跨文化人纔交流,其實根源還是國內教育矛盾的國際化。
記者: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門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執行時,幼兒園十分為難。因為幼兒園不提供小學化教育內容,有的家長會送孩子去培訓機構學習小學內容,這給幼兒園帶來很大的壓力。就算這一政策在所有幼兒園得到嚴格落實,也沒有減輕孩子的負擔,不少孩子還是會被父母送去培訓機構學習,這使培訓機構的生意更加火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更重。
熊丙奇:從發達國家的治理經驗看,一般是通過立法明確,0到6歲階段的所有幼兒園、早教機構都不得對孩子進行小學化知識教育。也就是說,幼兒家長在任何社會培訓機構都不可能獲得小學化教育內容,最多只是在家裡由父母進行小學化知識教育。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家長的焦慮,也讓學前教育去小學化變得可能。
至於幼昇小擇校熱,那屬於義務教育不均衡問題,幼兒園小學化與此有關。因此,治理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要規范幼兒園辦學,立法禁止超前教育,同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如果不去監管社會培訓機構,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的規定等於一紙空文,孩子的負擔依然無法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