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生活消費
搜 索
共享單車風靡全球 規范管理破解痛點
2017-09-01 09:44: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共享經濟領先世界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備受關注的中國首個共享自行車團體標准近日在上海正式『面世』,並將於今年10月起正式實施。這是中國共享經濟日益活躍的最新證明之一。

  共享單車方興未艾,共享汽車又成為新一輪共享經濟的風口。近日,共享奧迪、共享寶馬等共享豪車也紛紛入市,賺足了眼球。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共享公寓,甚至共享雨傘、共享馬紮,中國的共享經濟正呈現蓬勃發展之勢。除了規模的領先,一批全球領先的新技術也孕育而生,中國共享經濟創新程度和發展速度,已超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

  共享經濟,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的概念最早於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提出,但是實踐緩慢。

  分析認為,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在2008年之前處於萌芽階段;2009至2012年屬於起步階段,一些共享型企業開始出現;2013年至今,中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並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共享單車是中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縮影。不僅是共享單車,目前,中國分享經濟已經覆蓋了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知識技能、房屋住宿、醫療分享、資金分享等多個領域。

  《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同比增長103%;參與者總人數超過6億人。

  專家認為,中國共享經濟與實體企業的融合體現在技術融合、產業融合、數據融合、產消融合、虛實融合等諸多層面。分享的基因將越來越多地注入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相對世界平均水平更快。』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除了體量與規模的領先,中國分享經濟滲透的領域之廣,也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召元說,『雙創』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同時共享經濟也使創新創業門檻更低、參與更廣。

  隨著全球信息化從技術驅動轉向應用驅動和融合發展,中國企業的本土化創新越來越活躍,有的創新模式已經具有了全球范圍的引領作用。

  2016年3月,分享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同時提出『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

  一年多時間以來,鼓勵分享經濟發展的國家政策密集出臺,為分享經濟發展帶來明顯的政策紅利。

  6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分享經濟健康發展舉措,提出『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堅持市場導向,避免用舊辦法管制新業態,促進分享經濟規范有序、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3日公布《關於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提出避免用舊辦法管制新業態,破除行業壁壘和地域限制。

  與此同時,消費、物流、交通、制造業等相關領域新出臺的政策文件中,也明確提出了鼓勵分享經濟發展的政策,為分享經濟向更廣領域拓展、更高層次發展、更多群體參與創造了良好環境。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認為,中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密碼,在於在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背景下,政府打造了一個良好制度空間,對經濟新業態實行了『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共享經濟就會增強社會公平性和發展普惠性。

  在『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下,中國共享經濟獲得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預計,未來幾年,分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個人將成為分享經濟的參與者與受益者。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王辰陽、周琳、桑彤、程群、任沁沁、鄒明仲、潘強采寫)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