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生活消費
搜 索
共享單車風靡全球 規范管理破解痛點
2017-09-01 09:44: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共享單車『野蠻生長』各地破解『單車圍城』

  共享單車的出現,有效解決了城市交通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方便了百姓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緩解了城市擁堵。在對新生事物的一片叫好聲中,新的問題伴生而來:車輛亂停亂放、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存在風險,還有因管理缺位,眾多未成年人借取車輛騎行,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單車圍城』,影響了城市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面對共享單車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各地紛紛出臺共享單車治理措施。

  目前,已有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多個城市暫停新增共享單車投放。上海市交通委向各共享單車企業發布告知書,一旦發現新增投放,將作為嚴重失信行為納入企業征信檔案。鄭州警方則在近日集中約談了摩拜、ofo、酷騎在鄭州的負責人,表示針對一些突出問題將加大查處力度,並將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違法亂停亂放車輛的集中清理。深圳市要求共享單車企業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對於違規停放的車輛要在30分鍾內完成處置,處置不及時的進行收車處理。廣州市則敦促企業重點著眼於建立健全投放車輛的網格化巡查運維服務制度體系,配備與車輛投放規模、運營區域面積相適應的配套設施和管理服務團隊。武漢要求企業應向管理部門開放運營數據,對不適宜停放的區域和路段,制定負面清單實行禁停管理。

  同時北京、武漢、福建等多地開始上線『電子圍欄』停車點,建立電子圍欄停車監控系統,通過地面的幾個金屬感應裝置,接收共享單車的停放信息。

  近日,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共享單車屬『城市綠色交通』,實施鼓勵發展政策,鼓勵共享單車實名制、免押金和為用戶上保險。

  《指導意見》同時顯示,要求各城市制定規劃,引導共享單車有序投放和停放,推廣運用電子圍欄等技術;同時要求共享單車企業實行用戶實名制,禁止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服務,並鼓勵共享單車運營企業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保障用戶和其他人員人身安全。

  實際上,用戶實名制、免押金、上保險等做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和趨勢,大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及機構已在實行這些舉措。例如,ofo小黃車的車身明顯位置已經貼上『12歲以下兒童禁止騎行』的標志;小藍單車、永安行等單車在今年3月宣布接入芝麻信用,不同城市的用戶可根據自己不同的芝麻信用分獲得免押金騎行服務,為被質疑『靠押金沈淀盈利』的行業帶來了新玩法。此外,4月底還有多家共享單車接入支付寶,用戶通過支付寶掃一掃完成的騎行全部實行實名制騎行。

  共享單車騎行意外險已開始為用戶提供價值。僅用戶通過支付寶獲贈的騎行意外險,近三個多月來已在線成功理賠110起。承保保險公司國泰產險於7月24日向一位近期騎共享單車意外身故的用戶完成理賠50萬元,成為中國首單共享單車領域身故保險理賠案。

  業內人士認為,共享單車經過前期的粗放式發展後,現在在成熟城市已經進入拼服務的階段,除了有後續資金支持外,精細化服務成為其賴以生存的法寶。

  共享單車行業誕生了一種新職業——共享單車運營專員。

  『這是一輛被違規停放在小區內的共享單車,我們通過手機APP的定位功能找到了它,解鎖後把它騎出去,以便更多的用戶使用,』摩拜單車運營專員謝於華說。

  謝於華每天的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將違規停放的共享單車搬運到正規的停放區域內;二是根據後臺數據的提示進行車輛調度,合理分配共享單車的流量;三是對共享單車進行故障排除,尋找到用戶報障的車輛,進行簡單的檢查,並將故障車輛標記出來送去維修。

  據記者了解,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魔方』,摩拜單車實現了違規停車圖像自動識別,准確度超過99%,處置違停效率大幅提昇。

  共享單車企業通過精細化的運營維護,對實時數據的即時判斷,目前已可以精准掌控每一輛智能共享單車的位置和狀態,還能夠深度挖掘和分析時間、位置、天氣、交通流量、出行特征等數百項變量,進一步調整供需平衡,甚至實現騎行趨勢預測,最終達到智能化停放管理。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