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新的開天闢地:『一帶一路』建設
2017-04-26 15:23:39 來源:宣講家網評論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三、國際產能合作拉開歷史序幕

  中方倡導國際產能合作,主張把中國的優質產能和優勢裝備,同發達國家的關鍵技術和先進裝備結合起來,同廣大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工業化需求對接起來,既可以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健康增長注入新動力,又可以為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開闢新空間,還可以為各國企業合作共贏創造新機遇。

  沿著『一帶一路』,中國將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產業集成優勢,深度開展綠色的國際產能合作。綠色國際產能合作不僅會使得廣大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而且有志於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發達經濟體也可以從中受益。『十三五』期間,我國綠色國際產能合作將聚焦『一軸兩翼』重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圈定交通、能源、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工程等優勢產能行業,並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等配套政策,扶持政策將更加精准發力。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對國際產能合作的區域、行業、扶持政策等做出頂層設計,為國際產能合作指明了方向,『十三五』國際產能合作專項規劃作為進一步的行動綱領,將指導意見的內容作出細化。值得關注的是,規劃還特別明確了劣質、低效、污染、沒有競爭力的產能不能『走出去』,相關行業的國際產能合作項目應符合項目所在國的環保、能效等標准,禁止將國內明令淘汰落後的裝備通過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輸出。

  未來在區域布局層面,『十三五』期間,我國國際產能合作將以哈薩克斯坦、印尼、馬來西亞等周邊重點國家為『主軸』,以非洲、中東和歐洲中東部重點國家為『西翼』,巴西、秘魯等拉美重點國家為『東翼』。未來在產業布局層面,『十三五』時期重點推動『走出去』的將是鋼鐵、有色、建材、化工、輕工、汽車、農業等行業優勢富餘產能,包括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優勢裝備,以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其中,涉及具體的行業還提出很多細化目標,比如在建材領域,到2020年,將建設三至五個建材產能國際合作示范區,實施100個以上重點項目等。在具體支持政策方面,將優化對外合作管理,具體包括提高境外直接投資管理水平,完善備案制;以建營一體化等推動對外承包工程轉型發展;提高裝備出口便利水平等。此外,將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政策的支持,具體包括優化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方式和資金投向;逐年增加『兩優』貸款(優惠出口買方信貸和援外優惠貸款)規模,提高『兩優』貸款優惠度;進一步完善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險等,加快與有關國家商簽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等;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等。還將進一步提昇公共服務水平,包括發揮多雙邊合作機制的引領作用,完善國別規劃、投資指南、風險報告等信息平臺。總體而言,鼓勵政策不再是普惠制的,而是針對特定行業、特定產業鏈環節給予不同側重點的扶持,更加精准發力,旨在推動我國企業海外投資中沿著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向上游昇級。

  總而言之,國際產能合作既是新時期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又是中國引領的國際產業體系重構。2017年以來,中國引領的綠色國際產能合作的推進有三大亮點:一是積極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以及G20杭州峰會提出的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等。國際產能合作是貫徹實施國家經濟外交戰略的重要體現,是具體的行動綱領。二是優先突出『一帶一路』和『兩廊』的重點區域布局,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和我國產業優勢,重點輸出高鐵、通信、電力等優勢產業和能力。不是落後產能的轉移,是將產業整體輸出到不同的國家,幫助這些國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制造能力。這是順應世界產業轉移基本規律的創新之舉、共贏之舉。三是特別強調互利共贏合作觀,不僅加強了國內企業間的合作,形成產業集群,還加強了雙邊、多邊、第三方乃至多方企業間的產業合作,既有和發展中國家合作,也發揮了發達國家技術、資金、經驗優勢,從『互利雙贏』昇級為『互利三贏』『互利多贏』。這無疑將形成產能合作利益匯合點的擴大,合作最大公約數的實現,新的更大的利益共同體的形成。

  未來國家對國際產能合作的規劃和支持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產能和裝備的質量和水平,更好滿足合作國的多樣化需求,優化全球創新要素和資源能源配置;二是不斷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促進產業合作與金融合作相互協同,支持綠色產能和環保裝備『走出去』,廣泛開展雙邊、多邊和第三方合作,推動構建包容普惠的全球產業鏈,提高國際產能合作層次和水平;三是在中部地區持續深入推進『引進來』和積極穩妥推進『走出去』的過程中,在重大項目、合作機制、金融平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動中部地區不斷譜寫開放發展的新篇章。

  近年來,在綠色國際產能合作的帶動下,我國多個行業『走出去』發展正在加快步伐,實現新的突破。以建材行業為例,截止2016年10月,中國建材企業在境外投資已經簽約、在建、建成的項目33個,涉及18家建材企業,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金額達到4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00億元。

  四、中國『走出去』步入新階段

  『走出去』戰略是以中國公司為主導,服務於中國公司的一種跨國整合模式。『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習近平指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要努力擴大數量、更要講求質量,大膽探索、與時俱進,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新議題談判。要堅持底線思維、注重防控風險,做好風險評估,努力排除風險因素,加強先行先試、科學求證,加快建立健全綜合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築牢安全網。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一帶一路·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