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新的開天闢地:『一帶一路』建設
2017-04-26 15:23:39 來源:宣講家網評論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二、中國GNP需要補短板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為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國所擁有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為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國民生產總值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舉例說明:一個在中國工作的美國公民所創造的財富計入美國的GNP,但不計入美國的GDP,而是計入中國的GDP。從世界范圍內來看,所謂發達國家,一般都是GNP大於GDP,宣揚我發財你發展;所謂發展中國家,一般都是GNP小於GDP,口號多是你發財我發展。

  雖然從GDP來看,2010年中國就毫無懸念地超過了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但是從世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12年世界各國以實際價格計算(GDP平減指數)的國民生產總值(GNP)排行來看,形勢依然不容過分樂觀。1.美國($ 18685.21 Billion);2.日本($ 5984.30 Billion);3 . 聯合王國($ 5079.56 Billion);4.中國($ 4942.67 Billion);5.德國($ 4868.25 Billion)。

  伴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未來中國國土上生產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速會有所放慢,但另外一個方面,在『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增速毫無疑問將會有所加快。因此,中國對於GDP增速放緩不必太過緊張,因為中國對外投資的總量超過招商引資的總量,中國已經開始進入GNP增速快於GDP增速的時期。『一帶一路』戰略的縱深發展,將使得中國努力補上GNP的歷史短板。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歸根到底取決於本國資本的積累能力和資源使用效率,依靠外來資本支橕工業化進程的格局是不能持久的。中國必須通過『走出去』拓展全球資源布局,重構中國全球價值鏈。伴隨中國對外經濟戰略轉型,實現從追求GDP到追求GNP的跨越是必由之路。從一方面看,長期以來,由於中國對外經濟的不平衡集中表現在國際收支賬戶持續『雙順差』,不僅這種模式不可能長期持續,而且其中也蘊藏著極大的國際市場風險。從另一方面看,隨著中國資產規模、國內儲蓄、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發展與變化,中國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海外投資的基礎條件,不可能不有所作為。

  時至今日,『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和支持。中國先後和沿線國家簽訂了近50份政府間合作協議以及70多份與包括一些國際組織在內的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議。經過共商,推動共建了一批標志性的合作工程。近3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投資已經超過500億美元,這些項目目前進展良好。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一帶一路·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