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群眾意見建議
『老舊小區改造是為我們居民做好事,我們都舉雙手贊成,但是工程質量如何保障?尤其是深埋在地下的管網,我們看不到,摸不著,以後出現問題,我們要找誰來修繕?』
『改造過程中出現噪音、垃圾、路面破損的問題在所難免,我們能夠理解,但是這些對我們的生活也確有一定影響,能不能請政府協調建設方加快進度,縮短工期,盡量減少影響?』
這些是今年4月20日,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中山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聽取的居民意見和建議。這片住宅因建成年代久遠,存在道路破損、設施老化、亂停亂放、排污管道不順暢等一系列問題,影響了居民幸福生活指數的提昇。2021年,該社區正式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對水、電、雨污分流,安防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想以『新』換『心』,就要坐下來仔細傾聽群眾意見,解決群眾問題。而今,『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改後怎麼管』等一系列問題,都由居民商量著定,真正實現了從『要我改』到『我要改』、從『政府乾』到『一起乾』的轉變,令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事半功倍。
聽取民意,方式方法有很多。
在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今年該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采取『提報小區—現場評議—確定項目』模式選取。首先,改造項目均由各街道辦事處結合小區情況、居民意見提報。其次,舊城舊村改造指揮部邀請各部門人員、居民代表、第三方專家對提報的小區進行現場查看並打分評審。最後,根據打分高低排名,通過公平公開的評議方式,把老百姓反映最強烈、最急最盼最關注的小區優先納入到改造計劃中。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則探索出『共同締造』模式,從『積極引導,宣傳發動』,到『黨建引領,黨員示范』,再到『一區一策,共治共管』,諸多好做法協同發力,讓居民從原來的『局外人』,變成而今的『主人翁』。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河東小區在改造全過程中讓廣大居民充分參與。改造前,由屬地街道、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成立項目建管委、業主委員會等小區自治自管組織,搭建居民議事平臺,以逐家逐戶上門、發放征求意見表、建立業主微信群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見330餘條,據此不斷優化設計方案。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創新性地成立了『老友議事會』,引導居民議事協商和自治自管,有效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坦誠公開的溝通交流氛圍中,常態化聽取居民意見,把主導改造的發言權交給居民。經集中討論而收集上來的居民意見,再由代表匯總,與施工方對接,民意就此落到了實處。
民意,實實在在參與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全過程。這些『問計於民』的辦法,推動著『舊貌換新顏』。正如英山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段衛國所說的那樣,『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不是社區一方的「獨角戲」,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就這樣,通過積極表達並得到傾聽,老百姓的很多願景變成了『院景』,人們生活在了自己想要的美麗環境中。
- 港星遇襲被砍三刀急送醫 砍完發現砍錯了2022/09/03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