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21世紀進入第三個10年的開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這一年總是不同尋常。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是每一個人的期待。這一年,『雙減』政策的出臺無疑是教育界的年度『C位』,它正在改變著一個行業,也在重塑每一個家庭。在這之後,『依法帶娃』家事變國事,體育在學校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在疫情的影響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響,校園也不例外。這一年,當狡猾的病毒進入校園,人們看到的是學校迅速的響應、年輕人的勇氣與擔當。生在Z時代,平視世界的一代迎來了『大思政』,一個又一個破防的瞬間,也是塑造強國一代的思政課。
教育是國之大計,也是民心所向。
這一年,國家制定了新的目標,要在『十四五』時期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小小的數字,是教育背後的巨大人口紅利。作為另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正在突破社會的偏見和學歷的『天花板』。『命運置她於高崖,她贈人間以芬芳』,『燃燈校長』張桂梅用一個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堅守,一個人感動一個國家。
2021年就要過去了。
在圍棋界,高手們都有『復盤』的習慣,其實,『復盤』就是一種反思。在反復推演過程中,高手們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以便調整和提高。教育在這個時刻也需要『復盤』,總結得與失,並找到變革的新起點。
所有的改變都為了教育變成更好、更理想的樣子:孩子們的身心能更加愉悅,老師們靜心地研究教學,而高校中不斷孕育著科學突破……
---------------
年度『C位』
『雙減』成效已經顯現
如果給2021年的教育事件來個大合影的話,那麼站在『C位』的一定得是『雙減』。
今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7月24日這一文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隨後,多地的配套措施也紛紛落地,從作業到課堂、從學生到老師、從家庭到社會,席卷全國的一系列調整和改變迅速出現。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繁重由來已久,『培訓亂象』『唯恐孩子輸在分數競爭的起跑線上』不僅是學生家長的心頭之痛,也成了基礎教育之痛。
『雙減』之後學生的負擔減了嗎?
最顯而易見的變化出現在學科類培訓市場。
12月底,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雙減』政策落地之後,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
學科類培訓市場的這一變化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中小學生從繁重的課外培訓中解放了出來,他們有了周末和假期,那個被稱為『劇場效應』的教育內卷鏈條正在斷裂。
同時,學生的校內作業負擔也在減輕。
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學生的過重作業負擔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據統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佔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99.6%的學生家長反映,本學期教師沒有再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者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值得關注的是,『減』只是手段,而政策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厘清教育體系,強化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
全國各地都在行動。比如,北京市正在大面積、大比例地推進乾部教師的輪崗;上海市義務教育課後服務推行了『5+2』模式,即每周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時……
『雙減』撬動基礎教育的整體變革正在成為現實。也是在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了《『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昇行動計劃》,從生源保障、教師隊伍建設、托管幫扶、標准化建設等方面,為『重振縣中』給出了一攬子的頂層設計。
教育生態正在淨化,基礎教育的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雙減』背景下的教育發展的新格局正在構建。
『平視一代』迎來大思政
『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也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土」了……』今年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這樣說。
平視世界的一代是自信的一代。他們的自信源自祖國的強大,以及面對大變局、大考驗時國家的淡定與從容。
如何把平視世界的一代身上自帶的自信轉變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待破之題。
10年前的北大女生宋璽在學校是多面手:校園歌手、電臺主播、運動達人,但是她卻覺得這一切『有些浮躁和無聊,缺少某種沈甸甸的價值和意義』。
2015年,她走上了一條讓自己『吃苦』的道路——走入軍營。
2016年年底,宋璽成為唯一一名女陸戰隊員,隨中國海軍編隊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退役返校後,宋璽成為海軍宣傳員、北大兼職輔導員,她登上了學校的思政課講臺講述自己的故事。
在宋璽入伍的2015年,全國有80萬大學生報名參軍;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20萬。
正如宋璽所說:『訓練時淌下的每滴汗水,海上漂泊時的每分寂寞,暈船的疲憊,受傷的痛楚,都有了宏大的意義。那就是個人成長依托民族命運,人生價值匯入時代洪流。』
去年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道難題。而通過親身經歷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不少老師都深切體會到,疫情防控既帶來了挑戰,更蘊含著機遇,更是一堂大思政課。
『大思政課』之大,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全員晝夜奮戰 人機結合邊下邊清保暢通2021/11/22
- 佟麗婭被造謠 警方已受理報案 咋回事?2021/12/23
- 女子疑因寵物店吸貓感染鸚鵡熱 鸚鵡熱都有啥癥狀?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