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數字』
釋放人纔『紅利』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了我國『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其中提到,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到底有多重要?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署對146個國家1950年-2010年的相關數據分析發現,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由此轉化而來的經濟總量至少增加2%;世界銀行相關研究也表明,勞動力人均受教育時間每增加1年,國內生產總值就會增加9%。
2020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8年,距離這個目標還有0.5年的差距。
這0.5年的距離能如期實現嗎?
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曾經算了一筆賬:近年來,教育快速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高水平普及,以及高等教育規模擴大和普及程度快速提昇的大力推動下,我國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來,實現了年均0.1年以上的增長。
而2020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91.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4.4%,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8年。到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力爭提昇到60%。這位負責人從動態的發展趨勢來看,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多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終於讓人口紅利慢慢轉化為人纔紅利。
職業教育打破學歷的天花板
今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伴隨著分類考試招生、『1+X』證書制度試點、國家學分銀行等改革舉措,職業教育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9年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走上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道路,職業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方案開篇的一句話,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開了廣闊空間。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職業教育功不可沒,已為各行各業累計培養輸送2億多高素質勞動者。在服務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上,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於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昇。
然而,由於缺乏清晰合理的分類標准,學歷的『天花板』一直存在,職業教育一直被視為普通教育的『附屬品』。在一些人心中,職業教育『低人一等』。
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變。
今年1月,教育部先後印發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准(試行)》,職業本科開始走向全面實踐。目前,全國共有32所本科職業學校,均已開始招生。
而今年年底,國務院學位辦印發的《關於做好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工作意見》的出臺,更是讓『打破天花板』的計劃有了實質性的政策突破:職業本科納入現有學士學位工作體系,按學科門類授予學士學位,學士學位證書格式一致。更重要的是,普通本科和職業本科的證書,在就業、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樣效力。
事實上,人們對於職業教育學歷價值的關注與討論,根本原因在於對職業教育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的期待。
如今,職業教育的提速發展不僅給更多青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機會,而且能切實促進更多青年更好地就業,更是讓國家走向了依托技能人纔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全員晝夜奮戰 人機結合邊下邊清保暢通2021/11/22
- 佟麗婭被造謠 警方已受理報案 咋回事?2021/12/23
- 女子疑因寵物店吸貓感染鸚鵡熱 鸚鵡熱都有啥癥狀?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