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長江經濟帶,向青山綠水要發展
2018-08-13 13:33:15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無論是發展與環保任務尤為艱巨的欠發達地區,還是發展基礎較好的其他地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在成為各地的行動自覺和生動實踐

  一項可能產生幾十億元產值和數億元納稅額的大項目,是引入,還是拒絕?這是四川省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曾經面臨的一次抉擇。

  『一家全球知名的光伏企業,曾想將太陽能電池企業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臨港。雖然引入項目能帶來經濟效益,但經過慎重研究後,我們還是拒絕了。』經開區有關負責人告訴正在進行『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活動的《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拒絕的原因是因為該項目會產生大量固廢、廢水,還要建設煙囪排放,將給環境造成污染,也會影響周邊群眾生活。

  金沙江、岷江一路奔騰而下,在四川宜賓匯流成長江。三江交匯處,長江第一城宜賓既擁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也肩負著守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任。

  這樣的選擇,也發生在重慶。

  在重慶市雲陽縣,一個佔地2平方公裡的精細化工項目停了下來。『這個項目由東部一家上市企業投資,投資規模達幾十億元,後期工程完工後總投資額達上百億元,年稅收可達10億元左右。誘惑確實有很大,但當發展與保護發生衝突時,必須把保護挺在前面。』該縣縣委書記張學鋒說。

  ▲處於長江岸線保護核心區的重慶市雲陽縣,對境內岸線進行了大力修復和治理

  他告訴本刊記者,這個項目在2016年1月已經開工了。『但在總書記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後,我們經過評估,發現這個項目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盡管有一些損失,還是立即把項目叫停了。』

  采訪中,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志強介紹,重慶市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但工業投資卻大幅下降,當前正在按照新興產業布局大力招商引資。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重慶市對投資的渴求。但在面臨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時,重慶作出的同樣是『生態優先』的選擇。2017年全市否決不符合產業政策和污染治理等要求的項目環評26個,涉及總投資約20億元。

  調研中,本刊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上游發展任務與環境保護任務尤為艱巨的雲貴地區,還是發展基礎較好的四川、重慶和湖北等省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在成為各地的行動自覺和生動實踐。

  『推動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是核心。』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對本刊記者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關鍵是綠色發展,只有把生態修復放在首位,立下生態優先的規矩,倒逼產業轉型昇級,纔能真正使綠水青山產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