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貴州:『萬企融合』新活力 數字經濟新藍海
2018-05-29 10:24:0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數字化的背後,是更高的產能、更有效的勞動。航天電器只是貴州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

  貴州省先後開展了『千企改造』工程和『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2017年行動計劃』,引進阿裡、華為、西門子、SAP、酷特等111家全球知名大數據企業組成『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服務隊』,為貴州提供了318個典型應用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涵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行業,涉及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企業信息化、金融與營銷、數據處理與應用、網絡與安全等多個領域,為貴州省傳統企業與大數據融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橕。同時,培育打造了100個典型示范項目,建成了10個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了23個標准規范編制計劃。

  據貴州省大數據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近三年來,貴州省兩化融合指數在全國排名上昇了6位,重點行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40.5%,提高了4.8個百分點,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23.4%,提高了3.4個百分點。

  『大數據本身就是實體經濟,發展大數據產業就是發展實體經濟。』在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馬寧宇看來,大數據實體經濟是貴州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藍海』,更是貴州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的重要驅動力。馬寧宇表示,下一步,將大力開展『數字經濟』攻堅戰,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圍繞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以及企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各個環節,以應用為核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昇級。

  圖為貴安新區三大運營數據中心。

  萬企融合大數據融合將實現全領域全覆蓋

  有了目標,貴州在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今年2月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了《貴州省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打好『數字經濟』攻堅戰方案》(黔府發〔2018〕2號)(以下簡稱《方案》),全面部署貴州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大數據的生命力在於融合,企業是主體,而真正的融合,是讓大數據真正成為企業的發動機之一。這一點也與《方案》不謀而合。《方案》中明確了未來5年的工作目標,到2022年,貴州將帶動10000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33%,引導推動各領域、各行業實體經濟企業融合昇級全覆蓋。

  在貴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數字經濟』攻堅戰已正式打響,大數據與工業、農業、服務業深度融合正在有序推進,這過程中也湧現出不少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修文縣紮佐鎮香巴湖村是一個縣級貧困村,而大數據的介入,顛覆了農戶們過去百年傳統的勞作和銷售模式,給農戶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64歲的黃庭祥是村裡的貧困戶,80年代開始,他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種植獼猴桃。『種了30多年了,都是收成了以後挑到縣裡去賣。』黃庭祥說,過去家裡的獼猴桃產量不大,收成最好的時候也就能賺個1000多元錢,日子過得緊巴巴。

  改變發生在2017年,修文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開始對香巴湖村的獼猴桃種植進行統一管理和統一收購,從這時開始,大數據走進了香巴湖村,也悄然改變了黃庭祥的生活。

  『去年12畝地產的獼猴桃,賺了12000多元。』黃庭祥樂滋滋地說。在香巴湖村,像黃庭祥一樣靠獼猴桃脫貧致富的農戶一共有32家。原本毫不起眼的山間野果,現如今在北京、上海的超市一盒能賣168元。

  大數據讓香巴湖村的獼猴桃走上『逆襲道路』,村裡的種植大戶周品珍感觸良多。『地裡居然還要裝攝像頭,還有些稀奇的設備立在地裡,公司的技術人員居然還要教我們用電腦。』周珍品說,當時真的覺得很稀奇,不知道這些城裡人用的『高科技』能乾啥,『現在會用了,纔知道,這些東西真是厲害。』

  現在的周珍品已經學會了利用家裡電腦實時監控和管理地裡的工人,也會通過電腦了解土地的酸鹼度和空氣的濕度,『電腦會將土壤、空氣、樹苗的情況進行采集,然後進行分析,並給出如何進行管理和調整的方法。』而這放在以前,周珍品想都不敢想。

  『勞作沒有以前辛苦,關鍵是該怎麼種心裡有數,今年掛果的獼猴桃品質也明顯好很多。』周珍品算了一筆賬,自從用了大數據手段,他家的生產成本降低了20%,而產量則提高了30%。

  除了利用監控平臺對獼猴桃培育進行統一管理外,大數據對於市場的精准投放也有絕活。

  鄭健是修文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大數據部的負責人,對獼猴桃從前期選育到中期標准化種植以及後期銷售的全過程,他都非常熟悉。『所有的數據采集在進行分析後,就能從培育開始對種植進行精准指導。』

  鄭健舉例說,去年的數據分析顯示,北方的市場更偏好略酸的口感,而南方的消費者則更喜愛偏甜的口感,然後根據幾個城市的銷售數據,可以精准分析出需要多少產量的偏酸獼猴桃和多少產量的偏甜獼猴桃,然後在種植中就進行甜度乾預,最後進行精准的市場投放。

  大數據平臺在分析種植過程、采後處理、市場銷售以及用戶回饋的基礎上,再通過用戶畫像,精准指導營銷、廣宣投放、終端賣點的定位和庫存周轉,能實現效益最大化,損耗最小化。

  『而系統覆蓋的果園都擁有一個終身唯一的身份證碼,果園的歷史用肥用藥、農事活動、氣候信息、災害等數據都可追溯。』鄭健說,即使是已經在北京、上海完成銷售的產品,如果出現問題,他們不僅可以實現秒召回,更能追溯到是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

  大數據讓香巴湖村的獼猴桃重獲新生。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