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乘上數字經濟的快車——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新觀察之二
2017-12-05 17:33:50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2月4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包容互鑒:網上文化交流共享』論壇在烏鎮召開。浙江在線記者吳煌攝

  浙江在線12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陳佳瑩)千年運河在古老小鎮平靜流淌,數據洪流在無聲中奔騰激蕩。

  幾年前,人們對數字經濟的印象還停留在『把實體買賣搬上網』;如今,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早已成為高頻詞匯,數字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方式,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

  創新

  數字經濟新風口

  『過去一年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輻射最廣的經濟活動,全球主要的科技和互聯網公司都站在了這個風口上。』這是一年後再到烏鎮參會時馬化騰的直觀感受。

  數字經濟這趟快車有多快?放眼全球,2016年美國數字經濟增速達6.8%,日本達5.5%,中國更高達16.6%,增速位居世界第一。可以發現,各國數字經濟增速均遠超其GDP增速;回看身邊,以烏鎮為例,這座互聯網小鎮目前已經有互聯網企業149家,與2014年舉辦第一屆互聯網大會時相比,3年間增加了10多倍。

  從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議程設置就可以看出,數字經濟的范疇越來越廣。它不僅關乎一國未來經濟增長,更是『一帶一路』甚至全球合作的主題;不僅是數字化原生企業之間的創新較量,更是農業、工業、金融業等全行業、全領域的焦點所在;不僅是企業家、投資家眼中的新風口,更是各國政要、前沿技術領域科學家、國際規則制定者共同擘畫的新圖景。

  從此次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和科技成果發布會上更能發現,數字經濟的創新之路越走越遠。高通5G芯片組實現全球首個5G數據鏈接,華為將於2018年推出面向規模商用的全套5G網絡設備解決方案,隨著效能達到4G網絡百倍以上的5G時代的來臨,數字經濟發展將被賦予強勁驅動力。此外,滴滴基於大數據的新一代移動出行平臺、摩拜無樁智能共享單車等成果的帶動效應,則讓分享經濟這一數字經濟的新亮點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如果要問哪一個詞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最火,那無疑是『人工智能(AI)』。無論是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還是來自微軟、苹果的國際互聯網大佬,幾乎無人不談人工智能。『當前,中國的網民人口紅利已經不再,未來的成長動力就是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會在未來的幾十年當中不斷地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李彥宏如是說。

  『從傳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到新IT(Intelligence Technology),人工智能的拐點已至,並在廣度、深度和速度三個層面推動傳統社會及商業運行模式發生裂變。』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給出了『人工智能價值釋放=高價值數據×計算力指數級增長』這一最新公式。

  賦能

  傳統制造迎重生

  『未來只有兩種企業:一種是數字化原生企業,一種是數字化重生企業,也就是轉型的企業。』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概括道。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實體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的大趨勢下,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出現了許多數字化重生型企業和傳統制造業領軍人。如何發揮數字經濟優勢,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昇級,也成為了本屆大會的熱門話題。

  大會上,來自浙江的傳統民營企業家、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猶記得在一個月前的浙江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徐冠巨就提出,新經濟很好,但對人的服務很足,對實體經濟的生產服務不夠。在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除了帶來致力於優化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傳化智能物流平臺,他更指出『數字技術服務生產制造時代正式到來』。

  無獨有偶,馬化騰與這位數字化重生企業的掌舵人觀點如出一轍。『過去互聯網企業是解決個人用戶的痛點,未來互聯網企業要給各行各業賦能,解決傳統企業的痛點。』他表示,當前騰訊正通過智慧連接,幫助各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昇級,尤其是在制造業這個主戰場上,通過『互聯網+先進制造』,不斷推動軟件、硬件和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制造。

  在本屆大會上我們發現,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已鋪就開來:華為推出『企業智能(EI)』,通過雲文字識別服務,企業采購單、入庫單等各類單據只要一掃描,即可轉為電子文檔歸入數據庫進行智能分析;微軟將打造人工智能平臺,使得更多第三方企業可以在人工智能平臺上進行創新;騰訊將通過雲技術把數字化產品和前沿技術開放給生態圈內的企業;阿裡雲ET大腦則將廣泛應用於城市治理、工業制造、金融、航空、物流等數十個垂直領域……

  開放

  數字絲路新機遇

  『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12月3日上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農業經濟時代,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往來歐亞要花上數年;數字經濟時代,一條『數字絲綢之路』則能讓數據流、信息流在『彈指一揮間』完成流動。繼G20杭州峰會制定《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後,本次大會上,中國、老撾、沙特、塞爾維亞、泰國、土耳其、阿聯酋等國家相關部門共同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提出將致力於實現互聯互通的『數字絲綢之路』,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正惠及每個國家、每個產業、每個家庭。

  『這次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我們很希望能與阿裡巴巴建立聯系,請阿裡巴巴到塞爾維亞發展,並在電子商務領域展開進一步合作。』塞爾維亞貿易、旅游和電信部國務秘書如是說。

  『老撾的數字經濟正在迎來新發展,亟須在基礎設施等層面加大投入力度。值得一提的是,明年是「老撾旅游年」,我們希望在信息通信技術方面和中國有更多合作,特別在微信支付、支付寶、國際漫游等方面,希望能給來老撾的游客帶來更便捷的體驗。』老撾郵政與通信部副部長本沙樂塞·肯納翁如是說。

  『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的支付寶做得是最好的,不僅僅是服務層面,技術層面也領先,並且已經將技術輸出到印度等國;而在網絡速度等層面,韓國則是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時代,國與國之間應加強數字技術優勢互補。』『韓國互聯網之父』全吉男如是說。

  通過技術合作,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烏思克爾特將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供應鏈市場研究技術帶到了北京的人工智能技術中心;通過人纔互通,阿裡巴巴達摩院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專注於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等多個基礎技術領域的研發……在『數字絲路』上,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成果在各國綻放,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紅利惠及萬戶千家。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