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新聞
第一報道 | 從太空見證中非合作含金量!   【每日一習話】共促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  聯播+ | 同謀發展 習近平倡議攜手譜寫遠東合作新篇章   退役前最後一次昇國旗!44名老兵淚別天安門……   學習進行時?這三次重要國際展會,習近平強調了這三個關鍵詞  英雄回家|100秒回顧第八批志願軍烈士回家路  MV《讓謠言消散》發布   【央視快評】講信修睦 合作共贏   焦點訪談:英烈安息 精神永駐  英雄回家 | 我想成為你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用高質量發展守護一江碧水

//internal.dbw.cn/ | 2018-04-27 13:53:52
 作者: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頻道主編:邱浩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是說不要發展,而是要以生態保護倒逼轉型昇級,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走進宜昌化工企業,深入調研如何破解『化工圍江』問題;走訪三峽移民村,詳細了解環境改善帶來的變遷;登上輪船、順江而下,實地察看長江沿岸生態環境和發展建設情況……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實地考察長江經濟帶建設,並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再次強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語重心長的囑托,為守護好母親河、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

  奔流不息的萬裡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橕。統計顯示,長江經濟帶以佔全國約1/5的國土面積,貢獻了2/5以上的全國經濟總量。有人曾比喻,漫長的東部海岸線宛如一張蓄勢待發的長弓,而長江就是那支劃空而出的銳箭。長江經濟帶一直是我國的經濟重心之一,長江沿線也一直是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之一。能否保護好、利用好這一『黃金水道』,決定著沿線群眾的生活,也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未來。

  然而,一段時間之內,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形勢十分嚴峻。在長江沿線,產業『撿到籃子就是菜』,化工企業首尾相連,『煙囪森林』密布,違章建築林立,非法碼頭、非法采砂屢禁不止。湖南洞庭湖,由於污染嚴重,當地百姓一度『守著一湖水沒水喝』;湖北武漢,化工土壤污染最深曾達到12米……母親河深陷病痛,而粗放式發展也如劣幣驅除良幣,擠壓著『高質量』的成長空間。

  『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一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處理好『五個關系』,為長遠計、為子孫謀,必須要著眼於永續發展,不斷破舊立新、成人成我、點面結合,一茬接著一茬乾。從立下規矩、劃定紅線,剎住無序開發,到壯士斷腕、鐵腕治江,關停污染企業、清理非法碼頭;從源頭防控、協同發力,投入千億元實施生態修復,到開展領導乾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把對領導乾部的審計從『審錢』延伸到『審天』『審地』『審空氣』……可以看到,近年來長江沿線各地區矯正發展理念、廓清發展思路,打響了生態攻堅戰,讓萬裡長江重現綠意奔湧的景象。

  發展中產生的問題,要靠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是說不要發展,而是要以生態保護倒逼轉型昇級,實現科學發展、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絕不是簡單地就環境來解決環境問題,而是要『跳出環境看環境』,讓綠色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系統性變革。

  因此,建設好長江經濟帶,既應在淘汰落後產能、過剩產能上做減法,更須在改革創新、激發新動能上做加法。可喜的是,轉型昇級大潮已經起勢。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助力四川攀登轉型昇級『智高點』;湘江沿岸,長沙『麓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齊頭並進,助推湖南發展從『黑乎乎』變為『綠油油』;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組成的『新三駕馬車』,拉動湖北加速打造發展新高地……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相得益彰,綠色轉型與創新發展彼此促進,浩蕩長江正湧動著強勁的脈搏。

  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與創新發展,是今日中國的一個縮影。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放棄賺快錢、大開發的老路,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我們就能夠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守護好共同的美麗家園。

  《人民日報》( 2018年04月27日05版)

【聯系我們】國內頻道主編 手機號:15504500591

  視覺焦點

圖片新聞

 

今日推薦

 

龍江萬象

 

國內·國際推薦

 

影視圖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熱點圖片

 
如果您在本頁面發現錯誤,請先用鼠標選擇出錯的內容片斷,然後同時按下"CTRL"與"ENTER"鍵,以便將錯誤及時通知我們,謝謝您對我們網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