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習近平同志來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他強調,如果長江經濟帶搞大開發,下面的積極性會很高、投資驅動會非常強烈,一哄而上,最後損害的是生態環境。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要共抓大保護,來剎住無序開發的情況,實現科學、綠色、可持續的開發。
環境就是民生,綠水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污染防治是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工作,系統地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等重大論斷,為馬克思主義自然生產力理論注入了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要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後發優勢。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沒有替代品的綠色孤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過去曾有一段時間,粗放型發展確確實實給經濟增長帶來了飛躍式地提昇,但這種以消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經濟雖然上去了,這種高速發展卻難以為繼,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生存環境甚至遭到威脅。唯有以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纔能守住發展的『生命線』。
要樹立生態紅線意識,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春秋時期,狩獵『圍三缺一』,對獵物不趕盡殺絕,漁人也有留大放小保護魚類資源的好習慣。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尚有此觀念,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更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生態安全的底線,也是『高壓線』,必須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不能讓子孫後代以後指我們的鼻尖、戳我們的脊梁骨。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處理好決策和責任的關系。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領導乾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發揮好考核『指揮棒』的導向約束作用。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能手軟,要形成『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為官意識,加大對領導乾部的責任追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不讓讓其拍拍屁股走人甚至是高昇,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終身追究。
要確立綠色發展目標,處理好措施和力度的關系。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生態環境保護要按照科學的發展規律,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要牢固樹立生態保護新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大力構建色綠生態屏障,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培育發展特色生態產業,把生態與生計兼顧起來,把綠起來和富起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輿論導向,引導人人參與生態保護的『綠色氛圍』。此外,還要加持生態的『法律鎖』,堅決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重拳打擊破幻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多部門圍繞『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城更美』的聯合保護力量,纔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稿源:荊楚網
作者:熊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