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城鄉融合和產業融合: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2018-04-06 15:53: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三農領域的具體體現,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創新和實踐探索。准確把握鄉村振興總要求的戰略要義,首先要清晰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新理念。從城鄉統籌發展,到城鄉發展一體化,再到城鄉融合發展,反映了黨和政府對解決三農問題的理念和戰略設計的與時俱進的變化。產業融合發展是產業興旺的新道路。產業興旺的關鍵在於提高資本回報率,一二三產業能否實現有效融合的關鍵在於,如何平衡各產業在產業價值鏈所處的位置。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總要求明確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的三農發展戰略,在理論上,這一戰略摒棄了以往的中心—外圍發展理論,轉而強調城鄉並重的包容性發展理論;在實踐上,改變了傳統經濟學智慧所主張的『城市帶動、工業反哺』的三農發展模式,轉而探索城鄉並舉的融合發展模式。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三農領域的具體體現,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創新和實踐探索。

  一、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繪制三農發展新藍圖的頂層戰略。准確把握鄉村振興總要求的戰略要義,首先要清晰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政策框架可以歸納為:一個目標、三個體系、五項任務、七條道路。

  一個目標即生活富裕。通過城鄉共同富裕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這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初心和一切三農工作的最終落腳點,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和活力的具體體現。

  三個體系即制度體系、政策體系和支持體系。制度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保證,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基本制度,即土地制度。基本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屬性的體現;二是運行制度,包括戶籍制度、鄉村治理制度、基本經營制度、集體經濟制度等。運行制度是基本制度的制度依托與實現形式;三是運行機制,包括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等,是運行制度的實踐形式。

  政策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指南,包括產業發展政策、生態保護政策、文化建設政策等。支持體系則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環境保障,一是扶貧攻堅戰略的實施,為鄉村振興提供資本准備,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消減因貧窮和資本存量不足導致的發展停滯;二是掃黑除惡專項治理,為鄉村振興提供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和公平公正透明開放的市場環境。在國家治理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的視角來看,圍繞鄉村治理的制度體系是國家治理制度體系的具體體現,政策體系和支持體系是治理能力的具體體現,二者和新發展理念共同構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完整的治理體系。

  五項任務即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纔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為制定清晰明確的鄉村振興任務書和路線圖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七條道路即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質量興農之路、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這是2017年12月28—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的工作部署,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指明了方向。

  作者簡介

  姓名:陸夢龍

  工作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研究室

  職稱:副研究員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