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揭秘貸款中介騷擾電話套路:拉來的業務都介紹給銀行
2017-12-07 15:37:06 來源:中國寧波網  作者:顧嘉懿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話術背後的心理戰

  所有對話的目的都是試探,從而讓貸款者暴露弱點

  『做貸款是金融行業的初級業務,比較容易上手。』李經理對初次到他公司做兼職的大學生介紹說。

  『電話接通之後,你就告訴對方,「我們是做信用貸款的,你最近資金緊張嗎?需要貸款嗎?」被拒絕、被罵那都是常態,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竟90%以上的人都是不需要貸款的。但如果對方問,怎麼貸?你們就要上心了。可以問他,你需要多少錢,有多少資產,是否有房子、車子,有沒有保單。反正就是盡全力跟他對話,把時間拖到一分鍾以上,了解盡可能多的信息。』李經理提醒說,碰到這種情況,就要馬上按下電話上的一個鍵,這樣,通話便會被標記到後臺,由專業業務員跟進聯絡。

  『你們畢竟沒有專業知識,容易露餡,碰到不確定的問題,告訴對方「你的情況我已了解,我們後續有服務專員會跟你聯系」,就可以了。』

  流程熟悉後,李經理便開始給大家做『進階』話術培訓。

  有人接到電話,會消遣性地說『我鈔票多的是,我貸給你好了』『我是中國銀行行長』『我需要200億』等等,還有人聊了半天,最後說『其實我也是做貸款的……』,李經理提醒說,接到這些回應,要迅速掛斷,因為他們不是目標客戶。『我們的客戶一般是男人,沒什麼錢,又很需要用錢。他可能征信狀況不太好,沒法直接在銀行貸款,這纔是我們要爭取的人。』

  有的人接到貸款電話,會問起利率和手續費,回答這種問題是很有技巧的。

  『不要直接回答,反問過去,「你要多少錢,有多少資產?我們會根據你的需要,幫你選擇最合適的貸款」。』

  李經理提供給別人的貸款參考利率為6厘到1分,銀行年貸款利率一般是5厘,說6厘的話不會給人很大壓力。同時問他,『你做貸款家裡人可以知道不?信用報告有沒有?擔保人有嗎?貸款有什麼用途?』

  李經理解釋說,這些問題實則套路滿滿。從這些回答中,可以知道對方是否著急用錢,如果急的話,那就可以抬高手續費;詢問信用報告也是給對方施加壓力;正常貸款是不需要擔保人的,如果對方不知道這一點,那又是收手續費的機會。

  所有對話的目的,都是試探,讓他暴露弱點,從而把握貸款者的心理。

『群控霸屏系統』自動加人微信。

  銀行和中介的生意經

  拉來的業務幾乎都介紹給了銀行,然後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費

  經過幾天兼職,記者了解到,李經理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這家貸款中介是他的私活,所有業務員加起來7個人,以拉保單、拉貸款、攬存款等零活為主。

  通過打騷擾電話拉來的業務,他們幾乎都介紹給了銀行,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費。

  銀行與中介合作,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中國銀行多年從事風險控制工作的陳姓工作人員表示,銀行與貸款中介合作,有多方面原因。他解釋說,很多人對銀行的貸款產品不是很了解,也沒時間對比哪家銀行的貸款利息更低,更適合自己,貸款中介也就應運而生。對客戶來說,花一定的手續費,省心省事;對銀行來說,中介的存在也有好處,畢竟銀行沒那麼多人力成本去挖掘貸款客戶,現在不用花多少成本,中介公司就幫忙把客戶送上門來,何樂而不為呢?

  但在實際操作中,情況沒這麼簡單。有的中介為收取高額手續費,設置各種陷阱蒙蔽客戶。很多中介對外宣稱『無抵押貸款』『當天放貸』等等,有的則說『是人就貸,只要你缺錢就找我,不論白戶還是黑戶,有資產還是沒資產,都可借款』……但當你真要貸款的時候,各種限制條件就會接踵而至。有的中介甚至替客戶制作虛假材料,陳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銀行來說,審核的擔子更重了,一旦讓其蒙混過關,銀行壞賬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在招聘網站購買個人信息

  這些求職者不一定是目標客戶,但可能會成為『好的合伙人』

  記者兼職期間發現,除了兼職業務員每天不停地接聽電話外,李經理自己也在不停地打電話。他說,他的號碼簿來自各大招聘網站。

  他告訴那些兼職的大學生,放在招聘網站的個人簡歷,一定要注意信息保密,尤其是有些關鍵信息,他一年花3000元就能看到招聘網站的所有簡歷,然後挨個給他們打電話。

  在李經理看來,這些人不一定是他的目標客戶,但可能會成為好的合伙人。

  『做我們這行的不需要高學歷,要的是吃苦耐勞,有韌性。在網上投簡歷的,往往是工作不夠穩定的人。』

  所以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跟曾經聯系過的人再通電話,加深印象。如果對方工作不順,或者也在做銷售,他馬上會邀請對方跟著自己一起乾,以『為客戶做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為招牌,招兵買馬。

  至於那些跟著李經理打電話的兼職女大學生,每天100元的收入雖然比較低,但對她們來說,課餘時間兼職鍛煉,接觸社會,也是個不錯的機會。不過若是碰到脾氣暴躁的人,接通電話後不是被罵,就是被奚落,雖感委屈,也只能忍著。

  記者曾就這個話題問過李經理,他的理解是,這並非騷擾,『對於不需要貸款的人,我們打電話只是一種客氣的諮詢;對需要的人來說,我們就是在幫他解決問題』。

  但他可能不知道,這樣的電話騷擾,實際已經觸犯了相關法規。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多次發送信息乾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可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