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研究生趙靜趕上了好時光,助學貸款讓出身貧寒的她讀研順利了許多。
雖然學費沒有後顧之懮,這個懂事的24歲女孩兒還是在堅持勤工儉學,靠自己的努力掙生活費,爭取提前還清助學貸款。『現如今信用比啥都重要,提前還款還可以再貸款,何樂而不為。』趙靜說。
在甘肅農村,和趙靜一樣,有了人生的第一筆貸款,寒門學子順利踏上了求學之路。與此同時,學子的信用意識在不斷提昇,『爭取早日還貸,更好的利用金融產品助力工作生活』正成為新一代青年的新觀念。
助學貸款雪中送炭學子還貸自覺性高
趙靜來自甘肅省古浪縣一個偏遠山村,記憶中,開學報名是全家一年中最煎熬的時刻。每逢開學,母親總要跑到親戚家借學費,父親則經常在屋外抽悶煙,『一抽就是幾個鍾頭』。校園助學貸款解了趙靜的『燃眉之急』。進入蘭州大學後,得知可以在校園貸款學費,她及時申請後,學費纔有了著落。
平時一有空,趙靜還要抓緊時間做力所能及的兼職,努力掙一些外快。『盡早償還這筆貸款,是對國家、社會的一種感恩,也為離開校園後的生活做好准備。』在趙靜心裡,助學貸款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總是一筆要償還的債務。
『欠人錢財必要償還,這是做人基本的道理,也是保證個人信用的前提。』聆聽過學校的誠信課程,趙靜愈加在乎自己的信用記錄。『貧窮不可怕,不守信最可怕。』趙靜明白,未來社會,信用纔是真正的通行證,她下決心要盡早還清助學貸款。
15年前,甘肅莊浪小伙子鄭訪江和趙靜有著相同的境遇。收到甘肅中醫藥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個農民的兒子仿佛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可學費讓他陷入了深深的懮慮。正當一籌莫展時,鄭訪江得知可以從信用社辦理助學貸款,入學前,他從老家辦理了2000元助學貸款,加上家裡賣掉糧食、牛湊的錢,終於湊齊了上學的費用。
鄭訪江十分珍惜上學的機會,認真做好功課;同時,為了維持正常生活,在課餘時間還打了好幾份工,甚至曾去建築工地做苦力。『最窘迫的時候,會在校門口的牛肉面館賒賬,一碗面1元8角,金額滿100元一結』。那時,鄭訪江還經常會深夜再去買吃的,等餅子店促銷,一元能買上三四個。
後來鄭訪江又在校園辦理了助學貸款,纔松了一口氣。3年共獲得1.17萬元的貸款,他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便全身心投入學習科研與社會實踐,先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在各項競賽中取得佳績。
對於自己獲得的雪中送炭般的助學貸款,鄭訪江心懷感恩。畢業前,他到處尋找打工機會,靠自己的勤勞和雙手掙錢,同時在二叔的幫助下,償還了全部學費貸款,順利畢業。
『助學貸款在我最窘迫的時候幫助了我,人要知恩圖報。』鄭訪江說,當他還清助學貸款,拿到畢業證的那一刻,是自己最高興的時候,『也纔感到自己真正長大了』。
貸款渠道暢通誠信意識明顯增強
『學生資助體系在不斷完善,貧困學子上學有了全方位的保障,助學貸款還款情況也總體良好。』甘肅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薛智強表示,『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10多年前,社會最關注、需求最旺盛的大學生助學貸款體系也不健全,只有個別金融機構願意參與這項工作,且開展的並不順利,很重要的原因是,助學貸款學生還款意願低、追繳還款難度大、貸款風險高,很多金融機構都怕產生大量的壞賬、呆賬,不願承擔風險。
2007年,國家開發銀行承擔生源地助學貸款,探索建立以學生資助中心建設為基礎、以政府統籌協調為手段、以推動信用建設為保障的運行機制,在甘肅會寧縣成功啟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助力破解民生瓶頸、發展普惠金融。
『會寧試點以來,生源地助學貸款堅持走社會化、組織化、具有開發行金融特色的助學貸款發展之路,以省學生資助中心為管理平臺,以各縣區學生資助中心和基層政府為操作平臺,不斷鞏固完善業務機制,讓助學貸款這個各家銀行都心有餘悸的業務惠及眾多。』薛智強說。
『學生還款總體形勢良好,但近年來也出現新的特點,提前還款率在增長,也有學生出現還款困難。』薛智強說,生源地助學貸款是銀行、教育部門聯合開展的貸款,這有助於貸款精准投放和還款催收,自從2007年開始實施以來,地方、學校、銀行三方緊密配合,開展各種誠信教育,加上征信體系的不斷完善,學生還款率一直保持較高,居於全國前列。 『還款只要是思想意識,同時,就業情況也會制約還款的進度。』在長期的工作中薛智強觀察發現,隨著誠信教育的普及,大學生還款的意識有了明顯提高,絕大多數學生只要有能力還,都能按時還款,更多的學生還希望還款後再借貸,為畢業後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備。
但與此同時,還款也在出現兩極分化,越好學校畢業的學生往往就業有保障,畢業還款及時,一些學生則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學生畢業一兩年還不能就業,還款就有了困難。
在薛智強看來,助學貸款的還款情況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首先得思想意識到位,隨著近年來高校誠信教育的普遍開展,以及金融機構征信體系的日漸完善,大學生的信用水平總體在提昇。』薛智強認為,信用環境的好轉最鮮明的表現是近年來提前還款學生的增多,『不用催,就能自覺把貸款還了,這無疑是一種意識的自覺』。
『對西部貧困大學生而言,制約還款很重要的是就業情況。』薛智強發現,很多就讀大學一般、就讀專業需求量不旺盛的學生一走出校門面臨無業可就的窘迫局面,有相當一部分僅靠打工掙錢維持自己的基本生計,甚至有些學生生活費用還不能自理,指望家裡支持,在此種情況下,還款困難確實存在。
人生第一筆貸款助力夢想起航
如今已從甘肅政法學院畢業,回憶起自己的大學,22歲的蔡一彤直言,『因為有生源地助學貸款,著實任性了一把。』
由於高考成績不理想,家人執意讓蔡一彤復讀,性格倔強的蔡一彤『和父母賭氣』,自己辦理了人生第一筆貸款,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自此,一年4700元的『債務』,成了敦促蔡一彤不懈努力的動力。
大學期間,除完成好學業,蔡一彤當淘寶美工、寫軟文、在攝影工作室打雜、去房地產公司賣房子……一邊賺錢一邊積累工作經驗。今年4月,臨近畢業的周娜收到一家創業公司拋來的橄欖枝,技術入股,短短數月就有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前不久,周娜還開始到處看房,她打算年前還清助學貸款,之後辦理房貸,實現自己的『自立夢』。『助學貸款及時還了,就能保持良好的征信記錄,買房買車都可貸款,真是太好咧!』周娜說,信用保持得好,就能助力人生的各個階段。
同樣畢業於甘肅政法學院,23歲的仲曉文也獲得生源地助學貸款資格,可她似乎沒有周娜『幸運』。
大四那年,仲曉文的父親患上重病,守在醫院照看父親的她錯過了所有的校園招聘,家裡的經濟狀況也大不如從前,按時還貸款很難實現。『一畢業就有工作人員提醒還款,借人錢還錢是天經地義,可我實在無能為力。』仲曉文很無奈。
今年以來,仲曉文父親的病情在不斷好轉,她纔得以找工作,靠自己的辛苦工作掙錢。目前雖然還在實習期,收入較低,但仲曉文已經把還清貸款列入近兩年的奮斗目標。不久前,她主動到銀行,問詢繳納利息的相關事宜。『得到了銀行的諒解,爭取盡快還完,保持良好的信譽。』如今,她准備先將逾期的利息還清,然後再集中還本金。
『學生誠信意識在提昇,還款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助學貸款發揮的引領作用在逐步顯現。』薛智強說,『隨著誠信教育的全面鋪開,廣大學生信用意識的不斷增強,更多的學生對金融產品的認識更加深刻,貸款解決了一時困難,也日益顯現出更深厚的正能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趙靜為化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馬富春實習生王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