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需除內鬼紮籬笆
隱私面單的出現得益於快遞信息電子化,但推廣起來還有一定困難。比如,企業需要開發特定設備和軟件,商家和站點需要安裝相關組件,快遞員也需要和新的配送方式磨合。
『隱私面單雖然給投遞聯系帶來一些不便,但它畢竟可以保護個人信息,是件好事。』不少網友留言支持快遞使用隱私面單。
也有網友提出不同觀點:『真正想獲取個人信息的人不需要去看一張張快遞單,更多的還是快遞公司「內鬼」故意販賣用戶信息。如果快遞公司不除「內鬼」,即使把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全部「馬賽克」了,也不能徹底杜絕消費者隱私泄露問題。』
今年上半年,深圳中院對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做出二審判決,某速運公司員工宋某向他人出售公司內部賬號密碼,把20餘萬條包括客戶姓名、住址、電話、購買物品、價格的運單信息泄露給曹某和李某。而包括這20萬條快遞信息在內的100萬條公民信息,又以1000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電商老板黃某,用來發送信息宣傳網店。最終,宋曹李黃四人均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獲刑。
業內人士指出,想要真正保護用戶隱私,還要進一步完善內部監管。目前,一些上市快遞公司建立了嚴格的信息監管體系,查詢客戶信息的人將會被記錄下IP地址、停留時間、查詢內容和方式,查詢到的信息也無法復制。
另一方面,一些物流、快遞公司不注重信息安全,常常成為黑客攻擊的對象。在某知名漏洞報告平臺上,可以查詢到一家知名快遞公司在2013至2015年間存在13份和信息安全相關的漏洞報告,其中9份危害等級為『高』。
阿拉木斯認為,我國的快遞行業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迅猛發展,但相應的業務規范、員工培訓和教育、法制建設等都有欠賬。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制不完善;另一方面,快遞行業發展不夠規范,比如加盟店與授權單位之間的法律關系不清晰,員工的培訓教育不紮實,業務規范執行不到位,信息系統安全保護不夠等。
朱巍還認為,要注意理清保護快遞信息和快遞實名制之間的關系。『中國互聯網的實名制是幾乎所有互聯網基本制度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信息安全,實名制就成了侵害消費者的炸彈。從這個角度來說,更要注意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是網絡治理的基礎。』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