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假,西湖游客為何減少了
大數據一出,很多眼尖的人都注意到了其中一點:
2017年國慶黃金周杭州總體客流為1168.62萬人次,總體比去年黃金周增加15.6%。但西湖游客量反而下降了18.6%。
一邊是再創新高的旅游資源井噴,一邊卻是西湖游客量的減少。
這令人驚訝的數據對比,很讓人摸不著頭腦,西湖難道不是杭州的旅游招牌,怎麼游客多了,來西湖的人反而少了呢?
難道是我們的西湖不迷人了嗎?
帶著一個個問號,錢報記者前往蘇堤南口、滿覺隴、白堤等處,在長假最後一日一探究竟。
西湖邊的人普遍覺得
今年的西湖沒那麼擠了
昨天下午2點不到,錢報記者來到了斷橋入口。
陽光明媚,涼風吹拂,這樣的天氣在西湖邊漫步再好不過了。
不過,昨天的斷橋周邊卻是相當『寡淡』。車流並不擁堵,游人也是三三兩兩地步行出入斷橋。
景區城管岳廟中隊的一位工作人員正在斷橋出入口值班。『游客來杭州,斷橋幾乎是必到的景點,2日到5日人最多,人擠人,想要往前走都難,橋面都看不到了!4日中秋節,我是值夜班,晚上10點多橋上還是有很多人!今天是最後一天,基本上游客都回家了,比雙休日的人還少些。』
下午3點左右,六公園附近的手劃船點,有十來條船停靠在岸邊,船老大正在招攬生意。
『最後一天每年人都少的,今天纔做了2腳生意。』陳師傅的船停靠在蘇堤,『我在這裡做了有十二三年了,今年十一前幾天生意還是多的,沒停過。不過今年蘇堤上的人真的是不多。我們在水裡看岸上,還是能看得很清楚的。』
『前幾天的生意都很好的,早上6點半到晚上10點半一班班接牢的,沒得休息的,一天能做十來個生意。7日開始人少一點了,今天更少。』船老大莊師傅告訴錢報記者,前幾天生意好,雖然船上人都滿的,但他發現岸上走的人沒有前幾年那麼擠,『去年是人最多的,G20之後,十一的時候,人特別多。』
西湖水域管理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今年值班了7天,一個明顯感覺是蘇堤游人少了。『哪怕人最多的那幾天,還是能順利前進的,沒有密密麻麻全是人,橋面也是能看到空地的。』他表示,往年蘇堤上電動車、自行車、行人擠擠挨挨,通行特別慢,不過今年非機動車不能進蘇堤了,空了不少。
G20效應減退、厚粥攤薄
都是原因
西湖之美,依然如故,那麼究竟為何游客量會減少呢?
『去年G20召開後,全國人民為西湖的美麗著迷,十一黃金周時,甚至有游客半路改變計劃,到西湖旅游。』西湖景區工作人員說,大熱之時,有些潛在游客提前來到杭州,所以大熱之後,西湖游客回落也是比較正常的。
除了G20效應減退,西湖景區管委會宣傳部副部長劉潔分析,時間的拉長,可能也是日均游客量略有下降的原因之一。
就像一碗厚粥,分的碗數多了,自然也就薄了——往年長假都是7天,這次雙節重合,長假達8日之久,若游客總量不變,日均也會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