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教育關鍵在課堂,甘肅一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引來30萬人『網絡圍觀』——
『雙減』落地,如何『上好一門課』?
『決賽的最後階段,我們首次嘗試了網絡直播,沒有宣傳沒有動員,卻引發了全省教師的關注,在線觀看一度達到30多萬人』『課堂是教師堅守的陣地,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後,如何更新教學理念,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近日,由甘肅省教科文衛工會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甘肅賽區選拔賽舉行。此次大賽恰逢各地全面開展『雙減』行動,因而備受關注,也引發了一個個教育話題。
『雙減』還要『減』什麼?
甘肅省教育廳日前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提出明確要求,並要求各學校『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具體實施方案,以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
《工人日報》記者采訪發現,隨著『雙減』措施落實,甘肅不少學校通過『作業管理』和課後延時服務,組織學生進行體育、藝術、科普等活動;教師在校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在蘭州市,一些學校推行『分層授課——分類指導——分級評價』的教改實驗,實現作業結構、難度、批改、指導等維度分層,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還有學校組織各種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
『孩子沒有過大的作業壓力,有更大的自由去選擇自己願意做的事情,有更充足的時間在操場上奔跑撒歡兒,作為母親,我肯定是充滿期待的。』西北師大附中教師李潔,剛剛在這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力拔頭籌,取得中學語文組一等獎的第一名。作為一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母親和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雙重身份讓她對『雙減』有更多的思考。在她看來,僅僅把時間和自由『還』給孩子還遠遠不夠。
『小學其實是孩子整個學習期最重要的階段,是蓋大廈的「砌磚」階段,需要孩子和家長有足夠的耐心一點一滴地完成這個學段。』李潔說,『要減去的不是孩子在特定年齡段應該要學的東西,而是要「減」不科學的教育理念。』
『避免超前教育,告別「搶跑」思維,是必須「減」去的目標。』李潔分析說,有許多義務教育的負擔實際上來自於家長的『提前加碼』,『家長的焦慮,把超出年齡段的知識強壓給孩子,這一點必須改變。』
『贏』在課堂如何實現?
『教學競賽比課堂,「雙減」成效看課堂』。伴隨著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進行,大力提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課堂學足學好,成為賽場內外關注的焦點。
『在「雙減」的新政下,這次競賽仿佛一次全省教師的集體備「戰」,因而引發全省各地教師的普遍關注。』競賽主辦方解釋了引發30萬人『網絡圍觀』的原因。
這次競賽分為小學組、中學語文組、中學數學組、中學英語組、中學思想政治組5個組別,由教學設計、教學展示兩部分組成,參賽對象為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107人進入最後決賽,15位教師分獲各組別一等獎。
『競賽的目的在於錘煉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特別是在「雙減」之後,教師必須注重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尋求突破和創新,纔能真正「上好一門課」。』競賽小學組評委組長、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克非說。
從備賽到參賽再到登上領獎臺,李潔發現自己雖然當了10年教師,但面對三尺講臺,值得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3課時的知識能不能兩課時高質量完成,留下一個課時讓學生去看書閱讀;困難的問題能不能用巧妙的方法『化繁為簡』,讓學生在接受時不那麼費勁兒;講授文本時,能不能不輕易地告訴學生『是什麼』,而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他們不斷地去探索發現……
『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指向了一個關鍵詞——高效。高效意味著科學,它的實現需要教師潛心思考如何科學地傳授知識。』李潔說,只有做到了科學高效,學生的課業負擔纔能夠真正地『卸』下來。高效,不意味著刪減知識,而是要求教師有效地連接知識與學生,提高學生的思考力,提昇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關鍵在課堂。』中學語文組評委組長、蘭州城市學院教授朱忠元建議教師要加強教學設計整體性、系統性,合理安排教學價值目標和情感目標。
『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於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中學數學組評委組長、蘭州城市學院教授趙廷剛認為,必須注意數學教育的特殊性,注重教學各個環節的把握。中學英語組評委組長、西北師范大學教授靳琰還特別提醒,教師更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時間。
『雙減』之後『增』什麼?
『一堂真正的好課,要明確到底在傳遞什麼,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傳遞。課堂教學,同樣需要有工匠精神。』一位觀看了競賽直播的教師說。
『雙減』不僅是學校、教師的任務,也是社會共同的責任。甘肅省總工會副主席吳俏燕表示,這次教學競賽就是為廣大中小學青年教師搭建高水平的展示交流平臺,目的在於推動形成相互切磋、層層選拔、優秀遞進的教師競賽格局,大力提昇教育教學質量。
實踐證明,以教學競賽為牽引,廣泛開展教學比武、征文評比、讀書演講等活動,是培養優秀教師、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提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形式。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蘭州市許多學校開始探索實施『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素質型音樂教育』『全員體育』等教育實驗項目,推進實驗項目與日常教學深度融合,這對中小學教師『課堂之外』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來,我們通過持續開展教學競賽積累了一定經驗。面對「雙減」的新任務,競賽也需要進一步昇級。』甘肅省教科文衛工會主席劉虎林說,『雙減』的要求下,學校將不斷豐富課後服務內容、提高課後服務質量,滿足家長和學生的需要,這對於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這也是未來開展教師綜合素質提昇工程和教學競賽的努力方向。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道裡區家熱企均已具備條件 供熱單位客服電話看這裡2021/10/13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