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西湖邊孤山上的這副名聯
初一語文新教材寫錯了
為什麼是『水水山山』而不是『山山水水』,楹聯專家這樣說
今年9月新學年開學,備受關注的『部編本』教材(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道德與法制、語文、歷史教材)在全國所有地區的小學、初中起始年級全面啟用。然而開學還不足一個月,就有人發現初中一年級(即七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中出現了失誤。
在一節《名聯欣賞》小欄目中,選用了甘肅籍學者、一代楹聯大家黃文中為杭州西湖撰寫的對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不過,教材中把『水水山山』誤寫成了『山山水水』。
錢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發現這副掛在孤山『西湖天下景』亭上的對聯,還蠻有說頭。

初一語文新教材中,將『水水山山』寫成了『山山水水』。
將『水水山山』誤作『山山水水』
已經不是第一次
這副對聯,就掛在孤山中山公園『西湖天下景』亭的柱子上,落款是『隴右黃文中』。
這位黃文中,是甘肅臨洮人,出生於1890年,早年留學日本明治大學,曾翻譯其師植原悅二郎教授的《日本民權發達史》。孫中山先生為此書題詞曰:『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1934年,經歷政壇波蕩的黃文中寓居西湖。在杭州三年,黃文中先後為西湖題寫了十七副楹聯,這些對聯現在在西湖邊大多能夠找到。除了這副『西湖天下景』聯,題於平湖秋月的『魚戲平湖穿遠岫,雁鳴秋月寫長天』也是其佳作。
『按照大家的固有思維,一般都是說「山山水水」,但黃文中先生特意將這四個字顛倒過來,就是為了突出西湖美景水更勝山,水是第一位,山為第二位,所以是「水水山山」。』有專業人士解釋說。
實際上,將『水水山山』誤作『山山水水』,已經不是第一回了。甘肅省楹聯學會副會長王家安,是最早發現初一語文新教材弄錯的人。在接受采訪時,王家安說,『1934年4月,《申報》發表了對這副對聯的分析文章,當時就出現了同樣的誤寫。80多年來,幾乎四分之一的書籍在引用這副對聯或摘錄時,都出現了誤寫。』

為什麼不能是『山山水水』
這裡面是很有講究的
杭州文史學者、杭州詩詞楹聯學會名譽會長王其煌在接受錢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傳統詩詞楹聯非常講究格律,特別是對聯,更講究平仄對仗。作為楹聯大家,黃文中先生更是精於此道。』
為什麼不用『山山水水』,而要寫成『水水山山』,是有道理的。
甘肅省楹聯學會副會長王家安說,上聯起句『水水山山處處』,是『仄仄平平仄仄』;下聯起句『晴晴雨雨時時』,是『平平仄仄平平』,這樣一句之中平仄既交替,上下兩句之間平仄也互對,纔是一副工整的對聯。
在中國詩詞史上,類似這種因為『順口』而出現誤寫的,還有不少。
王其煌舉了於謙的《石灰吟》作為例子。我們熟知其中一句為『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王其煌說,其實原文應該是『粉骨碎身渾不怕』,但因為『粉身碎骨』說得順口了,就一直這樣念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