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苦練,追求極致

郭鳳華在同仁堂制藥廠亦莊分廠內。中國青年網記者劉利影攝
如願進入同仁堂工作的郭鳳華,在工作伊始就遇到了困難,手工搓丸制藥看起來簡單,實則是一個精細活。這項工作注重藥品的重差,講究『圓光亮』,藥丸要圓整均勻色澤一致,細膩滋潤軟硬適中。這對剛參加工作的郭鳳華來說,可是一只不小的『攔路虎』。
要想精通,必須苦練,但是如何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影響整個制藥工作的進度纔是重點,新手開始工作,返工率高,影響進度不說,過長的時間間隔還會影響藥品品質,這是郭鳳華最大的擔懮。
要強的她沒有氣餒,從最簡單的給藥丸刷油開始學起,為搓丸打基礎。對於技術成熟的老師傅來說,刷油是最簡單的一道工序,刷毛飛舞間各個藥丸圓光亮。但是對於學徒工郭鳳華來說,這件事可不是那麼容易,手忙腳亂不說,刷油要領掌握不到位就會導致刷出來的藥丸重差不穩定,影響品質,廢品太多。
剛剛學習刷油的郭鳳華,有10分鍾上手練習的機會就很滿足,要強的她每次練習之前都會在底下琢磨技巧,爭取每次都有進步。
郭鳳華說,那段時間回家都是想著刷油的事情,琢磨動作,回憶要領,有時候會拿著乒乓球練習,晚上睡覺躺在床上比劃動作,第二天上機實踐。周而復始,不斷重復練習,以達到師傅要求的標准,達到自己制定的目標。
一分辛苦一分收獲,隨著技術的嫻熟,她終於有機會向老師傅學習手工搓丸技術。搓丸技術更不簡單,講究手勁兒、速度,稍不注意,丸藥重差、外形就控制不好,藥品難以達標。
搓丸的『門道』很多,只有勤加練習這一條所謂的『捷徑』,郭鳳華拿著搓板搓藥條,一個動作重復成百上千次,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吃飯時抓筷子的手都是哆嗦的。
大量的練習和細心揣摩,郭鳳華漸漸地找到了搓丸的感覺,搓出的丸藥越來越符合標准。她的搓丸技術,不僅在同仁堂內部是頂尖兒的,後來在北京市工業系統舉辦的技術大賽上也拿到了第一名,2000年更是拿到了手工搓板和機器塑丸兩項比賽實操階段的第一名。
手工搓丸是同仁堂傳統工藝展示線上最受關注、回頭率最高的工序之一,參觀的來賓每次都會被郭鳳華行雲流水般熟練的搓丸技術吸引折服,許多人都是看完之後再次折返回來繼續觀看。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一來一回看似簡單的搓丸動作,郭鳳華在私底下練習了無數次纔達到今天的效果。
工匠們對待自己的工作總是有一份執著和熱愛,這份認真在外人看來甚至是狂熱,冷靜的、沈浸於其中不自知的狂熱。在被問到近30年來一直從事同一份工作是否會感到厭倦時,郭鳳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不枯燥,我很喜歡我的工作。』她說自己很享受工作,能夠在重復的工作中找到樂趣,重復不等於機械呆板,每一次重復都有新收獲新發現,找到進步的下一個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