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臺灣『缺電』:天災還是人禍
2017-09-15 09:06:0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決不限電』已跳票

  臺灣究竟缺不缺電

  『8·15』大停電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向民眾致歉,但重點強調是供電系統過於脆弱,今後要繼續推動分散式的綠能發電。民進黨籍民意代表也堅稱臺灣並不缺電,沒有改變能源政策的必要。

  臺灣究竟缺不缺電?根據臺電數據,每日備轉容量率應維持在7.2%的水平,方可大致應付供電危機。而今年臺灣電力供應連續多日備轉容量率僅為3%—4%,最低時僅為1.72%。其實,早在2014年,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經濟部門負責人張家祝就發出警告,核四不運作、不發電,2018年電力備轉容量率就會降到10%以下,根據以往經驗,只要備轉容量率降到7%以下,就可能要采取分區限電措施。

  然而,民進黨就是不信邪!《聯合報》曾撰文歷數民進黨的不缺電承諾:選前選後不斷灌輸選民『臺灣從來不缺電』。2015年12月,蔡英文向七大工商團體拍胸脯保證,未來不會缺電。2016年5月,蔡英文就職後,重申『2025年完成非核家園』決心,強調新政府不會讓人民只能在『缺電』和『核電』之間二選一。2017年1月11號臺灣立法機構三讀通過『電業法』,『2025非核家園』正式入法,明確所有核電廠應於2025年全面停止運轉,實現所謂的能源轉型,屆時發電量佔比以再生能源提高至20%、燃煤佔比降至30%、天然氣提高至50%為目標。

  那麼,所謂的『再生能源』也就是綠能發電,真的能成為『非核家園』的替代能源嗎?臺灣能源局自制的『臺灣的綠能能發展到多少』小短片說了不少大實話:『水力很好用,但是能蓋水庫的地方都蓋了。陸上風力也不錯,但扣掉保護區、軍事要地,剩下的海岸線也不多了。未來10年最能開發的是地熱、太陽能和海上風力。地熱,有環境保護和能源開發的爭議問題。太陽能,晚上陰天都沒電,而且佔地太大,成本是天然氣發電的數倍。海上風力發電,亞洲還沒有商業運轉成功的例子,因為有臺風……』

  『說什麼2025年天然氣發電提高至50%,我不是電力專家也知道,只要來個臺風,運天然氣的船幾天不能進港,就會斷氣,能源安全根本沒法保障。』臺中市民黃旭志說。

  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唐慧琳說:『民進黨的能源政策一直是一場畫大餅的騙局。慣用一些過時或似是而非的資料來誤導大眾,包括:核電廠非常危險、再生能源有極大潛力……他們絕口不提的是,所謂的再生能源,成本高不穩定,存儲也不方便。臺灣缺電確實是個假議題,若核四完工且其他機組不因政治因素而停擺,可滿足約24%的用電量。現在這樣,只是全民在為民進黨的政治詐騙付出代價罷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