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臺灣『缺電』:天災還是人禍
2017-09-15 09:06:0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臺灣『缺電』:天災還是人禍

  『人類失去電力,世界將會怎樣?』這段時間,臺灣民眾對此有了深刻體會。

  8月15日下午4時51分許,臺灣電力公司(簡稱『臺電』)桃園大潭電廠6部機組跳機,造成全臺17縣市無預警大規模停電,臺電啟動罕見的分區限電。

  全臺受停電影響的戶數高達668萬戶,好多家庭被迫吃『燭光晚餐』;多處交通信號燈因停電而失效,各縣市發生數百起電梯受困事故,高層住戶只能步行幾十層下樓。臺北著名的貓空纜車因停電空中停擺,255人經歷驚魂一刻。苗栗一名70多歲的婦人停電後點蠟燭照明,不慎引發火災,造成一死一傷。

  『8·15』之後,臺灣各地又發生多起停電事件。今夏在臺灣,電力話題如居高不下的溫度一般,『熱』到快要爆炸。

  臺灣『8·15』大停電,臺北東區的『豪宅』也未能幸免,臺北地標101大樓部分受到影響。本報記者王堯攝

  『用愛發電』成笑柄

  臺灣到底靠什麼發電

  『8·15』大停電後,臺電宣布,事故由負責供氣的『中油公司』及其外包商操作失當造成『斷氣』引發,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李世光閃電請辭『止血』,3天後,中油董事長陳金德也抗不住壓力請辭,但並未平息這一波因電而起的民怨。

  今年入夏以來臺灣持續高溫,用電量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電廠事故率也屢創新高。7月底,因民營的和平電廠輸電塔被臺風吹倒不能發電,臺灣電力備轉容量率持續走低,在『限電警戒』線上徘徊。(備轉容量指當天實際可調度之發電容量富裕度,也就是每天的供電餘裕。)為了緩解供電壓力,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要求,兩周內所有公家機關下午1時至3時關閉空調,並呼吁民眾厲行節電以共體時艱,民眾怨聲載道。『8·15』大停電,徹底引爆了民眾的不滿,紛紛質問:當初那些高喊『用愛發電』的人,現在跑哪裡去了?

  『用愛發電』是玩笑還是認真的?臺灣到底用什麼發電?臺電公司的網頁列明了臺灣電力發展的歷史過程。在1995年臺灣實施『電力自由化』之前,公營機構臺灣電力公司負責全臺發電和輸電、配電。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以『水力為主』,水力發電佔93.7%,火力發電佔6.3%,後來『水火並重』。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臺灣工業迅速起飛,用電量劇增,臺電利用進口的天然氣和燃煤發展大容量高效率的火力發電,進入『火力為主,水力為輔』時期。臺灣自有能源缺乏,98%依賴進口,因應國際石油危機後的情勢,臺灣於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核能發電,先後建成3座核能發電廠。開放民間興建發電廠之後,民間電廠所發出的電力均由臺電購入。2016年,臺電系統發購電量為2257.92億千瓦時,其中火力發電量佔比達79.9%,再生能源佔比為5.1% (含水力及氣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5%,核能為13.5%。

  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的國民黨當局開始籌建第四座核能發電廠,選址臺北縣貢寮鄉(現為新北市貢寮區)。1999年3月核四正式動工,由臺電公司負責興建營運。從一開始,核四就遭到以『反核』為神主牌的民進黨的極力阻撓,成為臺灣史上最曲折離奇的公共工程。開工18年來,歷經多次停建、復建、延期,最終於2015年1月被封存,未來若要啟用須經『公投』決定。2015年3月,在一次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參加的反核游行中,出現了『用愛發電大隊』,打出『用愛發電』的口號,『用愛發電』自此成為蔡英文的標簽。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