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9月10日教師節』是怎麼來的?
2017-09-10 18:52:49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1年9月7日,《北京日報》19版

  2013年9月9日,《北京日報》6版

  今天是我國第33個教師節。從上世紀80年代延續至今,『9月10日教師節』早已深入人心。追溯歷史,教師節從提議到正式設立前後經過了四五年。

  政協委員建議設立教師節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案由是: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

  提案人是徐伯昕、吳貽芳、史念海、李霽野、張明養、葉至善、徐楚波、鄭效洵、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寶三、張景寧、葉聖陶、雷潔瓊、柯靈(此為原件簽名順序)。提案理由是: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纔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現在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我們認為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宏偉事業接班人的人民教師也應該有教師節……後來,該提案被全國政協編為第170號提案。

  其實,這並非我國第一次提出『教師節』的概念。據本報1985年1月16日1版《何東昌作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說明》一文記載,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領導人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執行的結果是『教師節』實際上並不存在。

  『文革』中,教師被貶為『臭老九』,社會地位極其低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開始提高,但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發生,教育工作者真正樹立以教書育人為終身職業的思想也還不夠普遍。

  為此,1981年,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希望以設立教師節的方式,讓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受到全社會的尊敬。

  教師節差點定在5月5日?

  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政協委員們聽取了很多建議。其中,冰心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1981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勛接見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了解到設立教師節的事,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起來寫報告請示中央。

  1982年4月,一份『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至中央書記處,報告中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再次聯名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同意恢復教師節。

  1984年底,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王梓坤在一次座談會上發出倡議:由國家確定每年9月在全國開展尊師重教活動,並將該月的一天定為全國教師節。(1984年12月16日《北京日報》1版,《倡議每年九月為尊師重教月》)同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報告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設立教師節的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