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公歷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檔案君要告訴大家的是,圍繞教師節的設立,曾有過非常多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出現過兩個版本的教師節。
第一個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發組織設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師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師節。
第二個是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設立的『農歷8月27日』版教師節。然而前者國民黨政府不予承認,後者因為戰爭等原因並未在全國推行。


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關於紀念『六六』教師節辦法的通知
有意思的是,在那個教師節難以推行的年代,一位湘贛邊界因為交不起住宿費而每天行走20多裡路往返於家校之間的小學生,40多年後卻成了我國現行教師節的『倡議設立第一人』。
當年的那位農家學子就是後來成為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王梓坤。
那麼,現行教師節設立之前,教師的節日是怎麼慶祝的呢?
1951年,本著『教師是工人階級隊伍一員』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不設立單獨的教師節,將對教師節日的慶祝納入『五一』國際勞動節慶祝活動當中。
直到1981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勛在接見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與時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長張承先提及了另外單獨設立教師節之事。習仲勛聽取兩人建議,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一起寫報告請示黨中央。1982年4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建議以馬克思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關於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方明還征求過謝冰心、葉聖陶等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