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受傷的外賣小哥:兩天半死傷一人 為何事故多發?
2017-09-01 10:12:1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何事故多發?怎樣纔能慢下來?

  近日,一則有關外賣送餐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送餐外賣行業發生傷亡交通事故共76起,平均2.5天約1名送餐員傷亡。此消息經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於外賣騎手送餐安全的網絡熱議。不少人表示,透過上海一地的數據,可見外賣送餐行業的『速度』與『激情』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餐飲』催生並壯大了外賣送餐行業,方便不少市民的日常餐飲。外賣送餐為何交通事故多發?究竟是誰在外賣騎手送餐的時間鏈條上按下了『加速鍵』?

  現象送餐小哥事故頻發

  外賣送餐路上事故頻發,每到午、晚餐時刻,餐飲商戶、大街小巷、寫字樓等隨處可見外賣騎手著急送餐的身影,他們或騎摩托,或駕電動自行車,車後印有logo的方形保溫箱裡放著客戶的餐食。從站點系統派單起,騎手們便開始接單、等候、取餐、送餐的過程,只有按時送達下單客戶手中,纔算完成一單任務。騎手們因而成為不少人眼中『與時間賽跑的人』。

  今年以來,國內不少城市頻頻發生外賣送餐交通傷亡事故,記者從相關媒體報道中梳理出多起典型事例。1月初,一名騎電動車的『餓了麼』外賣送餐員在上海市同普路祁連山南路附近,與機動車發生碰撞後不幸身亡;4月11日晚,一名穿著『達達』工作服的騎手在上海復興中路吉安路與運送垃圾的貨車相撞身亡。

  8月初,在餘姚城東新區一十字路口,一輛騎電動車的外賣騎手因闖紅燈撞上正常行駛的勞斯萊斯而引發交通事故。勞斯萊斯反光鏡被撞掉、車門凹陷,外賣騎手受傷被送往醫院。事發後,車主未追究騎手的事故責任,只是表態希望騎手們能吸取教訓、文明行駛。廣西南寧市東葛路居民張偉強認為,『大街上經常見送餐小哥為省時間不走馬路,騎摩托車上行人道,刮蹭行人時有發生。』

  討論騎手緣何分秒必爭

  外賣送餐行業裡交通事故頻發,引發人們對送餐人員安全及交通違法行為的討論。外賣騎手緣何『一路狂奔』慢不下來?記者就此采訪外賣騎手及相關業內人士。

  送餐員馮累累在北京從事送餐服務一個多月,負責配送西單附近3公裡范圍左右的訂單。他告訴記者,每天飯點是送餐『爆單』的時間段,上午11點至下午1點之間的訂單尤其密集。『老員工一天下來差不多得送三四十單,我還算新人,大約十二三個訂單吧。』馮累累說,初中畢業後來北京的飯店打工4年,夏天高溫裡送餐雖累,但收入要高不少,『等送餐時間再長點,對周邊更熟悉了,每天送單量應該能上漲吧。』

  交談中,馮累累的話語總不離『送單量』,用他的話說『多勞多得』『這是外賣送餐行業吸引人的地方』。外賣送餐員的薪酬由保底的基本工資和送單提成組成,馮累累表示,公司裡像他這樣的全職送單員工有3000元保底收入,每按時送達一單、無投訴、無差評即可得到6元錢,而兼職員工因沒有保底收入,按規定完成一單可獲8.5元。『前提是得按時送達啊,還要保證客戶不投訴,沒有差評。』送餐員王龍表示,自己在送餐過程中曾因商家交貨、交通不暢等原因遲到,大部分客戶能理解並原諒,但也有客戶『超過一分鍾都不願意等』。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