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架放不下
『左發失火,左發失火……』提示音繼續叫著。
『起落架無法放下。』村莊附近就是機場候機大廳,袁偉為了避開它們准備提前著陸,但突然發現了這個火燒眉毛的問題。
聽到袁偉的報告,盧朝輝眉頭皺的更緊。『低空低速狀態提前放起落架,飛機速度受阻力影響肯定變慢,高度也必然下降。但如果不放,留給飛行員後續的處置時間就越少,稍有不慎就是重大傷亡。』
袁偉此時仍有機會跳傘,並能操縱飛機避開人群,但他仍緊踩右方向舵以保持平衡。『飛機是我身體的一部分,飛行已經融入我的生命。』袁偉事後輕描淡寫地說。
他與『飛鯊』的不少大事都發生在同一年。2012年,他結婚成家,『飛鯊』成功降落在遼寧艦。2015年,來到艦載戰斗機團的他與『飛鯊』正式相遇,成了『兄弟』。2016年,他駕駛『飛鯊』成功著艦,通過航母資質認證,同年,他的兒子出生。獲得認證歸來後的捧花照擺在他的書桌上,兒子的照片塞滿手機,與妻子的合影是他的微信頭像,『飛鯊』與家就是他的兩個發動機,一個也不能少。
『左發失火,左發失火……』冷酷的提示聲不願停歇。塔臺的盧朝輝和僚機上的艾群都能聽到這告警聲。緊盯袁偉向塔臺匯報情況的艾群被這聲音煩透了。
盧朝輝握緊了拳頭,他盯著一直在自己視線范圍內的『飛鯊』,一遍一遍地與袁偉、艾群以及塔臺各站位交換信息,研判最佳方案。
而此時的袁偉早恢復了慣常的『冷臉』,驚慌被扔出機外。『這就跟看恐怖片一樣,一個人看害怕,我們3個一起看就不怕了。』艾群事後總結。『能雙機飛就不單機飛』,這是艦載戰斗機團用4年多改過來的習慣,他們認為這能幫助穩定飛行員的心態,並作出相應提醒。
無線電裡的聲音幾乎沒有間斷過,陪伴著袁偉——就像最初帶他飛的教員一樣。
『開加力增速爬高。』
『由北向南沿跑道通場。』
『聽令應急放起落架。』
『調轉航向,由南向北,對頭著陸。』綜合各方信息,盧朝輝發出一連串指令。
『通場後准備調轉航向由南向北對頭著陸,對正放起落架。』袁偉重復指令,冷靜的聲音在3人間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