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鉤俱樂部』的成員配合
『極限迎角,極限過載……』語音提醒有了新內容。當時只剩一臺發動機的飛機由於動力不足,速度開始下降,高度也在下降。
『飛鯊』掠過村莊、河流,綠色的莊稼地裡投射著它清晰的影子。事後從飛機自動錄下的影像裡可以看到,那抹綠越來越深,說明離地面越來越近。
『要提昇高度,只能開右發動機的加力。但此時誰也不知道右發有沒有受損,貿然啟動可能造成動力盡失。』身在塔臺的盧朝輝糾結起來。
此時,目睹他撞鳥的僚機飛行員艾群跟了上來,為他開了『後眼』。
『右發未見明顯損傷,無起火拉煙。』艾群冷靜的聲音出現在無線電中,讓袁偉心裡一松,他恢復了冷靜。
袁偉與該團空射主任艾群是同批次獲得航母資質認證的。被選上飛艦載戰斗機的飛行員們,至少飛過5個機種、飛過500個小時三代戰斗機。袁偉他們已經處在飛行員『金字塔』的頂端,因為目前全球現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不超過2000人。
在渤海邊,他們成立了一個『尾鉤俱樂部』——尾鉤是艦載戰斗機獨有的,用來在航母上掛阻攔索。
『檢查右發溫度狀態,開加力。』在艾群報告傳來後,盧朝輝通過指揮系統發出指令。這三名『尾鉤俱樂部』成員此刻緊密配合,綜合三方的信息,袁偉更加確定情況可控,挽救戰機仍有一絲希望。
『極限迎角,極限過載……』冷靜的告警聲在機艙內反復響起,飛機隨時可能失速,屏幕上的『危險』提醒頻繁閃爍,飛機的噪音持續著,天空中開始出現白雲。過去袁偉非常喜歡衝上雲霄時的感覺,但此刻,以他的速度飛機都快碰到山頭了。
左發火苗又冒出,帶出的尾煙陰魂不散地跟著袁偉,而他的戰友跟在尾煙後面。
幾分鍾內,指揮塔臺做出了一套航程最短、航時最短的安全著陸方案,但在這條航線的延長線上是市區,那裡有近百萬人口,以及最高的著陸成功機會。
但袁偉提前扭轉了機身,避開市區,向右飛去。
從飛機的錄像裡可以看到,地面又綠了起來,其間散落著黃色屋頂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