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暑運大軍中,許多孩子奔波在旅途中,有的趕往父母務工的城市,有的被送回老家,像遷徙的候鳥一樣,成為暑運客流中的一道獨特風景。圖為去新疆找爸爸的黃凱小朋友,把自己吃的泡面和媽媽一起分享。陳莉攝
暑期『小候鳥』蹣跚城市路
出了北京南四環,再往南走上一段,樓變少、變矮,天空就顯得分外大。遠遠望去,原本瘦弱的李雨蒙便更顯瘦小。
15歲的她在河南省周口市某縣城中學讀初二,這是她在北京度過的第八個暑假,只不過這個暑假分外忙碌。早上7點左右,李雨蒙給弟弟做好早飯,便得趕往農貿批發市場,幫父母打點蔬菜生意,這也不太難——裝包、收錢,練習了半個多月的李雨蒙動作已很熟練。
天亮之前,那是整個批發市場最熱鬧的時候,燈光下的人流匆匆,面包車、三輪車、電動車等各式車輛在排排裝菜的大卡車間走走停停,問價砍價的聲音混雜著不同口音,似乎淹沒了其他所有的聲響。而白天的客流則稀落得多,對此李雨蒙甚至有些竊喜,這樣她就會有不少閑暇,玩手機,偶爾和爸媽說上一兩句閑話。
天色暗下來,李雨蒙先回家,給爸媽和弟弟准備好晚飯……而新的一天依然重復著這種兩點一線的生活。這樣的暑假有些單調、有些累,她有時也耍下小脾氣,抱怨兩句,但下個暑假她還是願意來這裡,畢竟『爸媽在啊』。
對於李雨蒙這樣處於留守狀態的農村孩子,每年的暑假像是個被延長的節日,是屬於孩子們的節日。或者說,因為爸媽在身邊,這時候的他們纔更像是個孩子。在暑假裡,在城市的菜攤邊、家具城裡、家電安裝車上……處處有小候鳥的身影。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