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故事:液氮罐裡的陰陽穿越
2017-08-14 08:34:3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銀豐研究院和齊魯醫院的專家正在為展文蓮進行人體低溫保存操作。銀豐研究院供圖

  3

  桂軍民不一樣。

  他沒有主動找過銀豐研究院,也並不覺得自己能和這家公司產生什麼聯系。直到今年年初,他從病房主任類維富那裡,第一次聽到『人體冷凍』一詞。

  那時,展文蓮已患病一年多,肺癌多發轉移。知道妻子痊愈無望後,桂軍民將她轉去了齊魯醫院舒適醫療綜合病房。

  它還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臨終關懷病房。

  『人即使要走,也要走得有尊嚴,不要弄得亂七八糟的。』這是桂軍民的堅持。

  舒適化治療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在病程末期的生存質量,減少痛苦。它不再或很少進行介入式治療。

  對桂軍民來說,他已經做好了和妻子『死別』的心理准備。

  但類維富向他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人的遺體若在極低溫環境下保存,待到未來其所患疾病可以治愈時,他(她)或許還能被喚醒、復活。

  桂軍民幾乎是毫不猶豫就接受了這個概念。『我比較相信新科技,(復活)完全有可能。』他本身就反對火化,冷凍妻子遺體,還能留下一線希望。『我受過教育,這個事情(指接受人體冷凍),很簡單。』

  自始至終,桂軍民都是冷凍妻子最為堅定的支持者。別人怎麼說,他不在意。『我們就要這樣乾,誰也沒辦法。有些朋友、同事,知道了也在嘟嘟囔囔,我不聽,和我沒關系。』他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又不是你的親人,只有我自己纔有最深的切身感受。』

  桂軍民和展文蓮青梅竹馬,相識已超過30年。進入舒適化病房時,展文蓮已經神志不清、表達能力受限。這件事情,桂軍民做了主。

  決定做好後,剩下的就是各種溝通和細節確認。為了讓冷凍能在中國法律框架下進行,桂軍民還簽署了兩份文件——遺體捐獻同意書和銀豐生命延續計劃知情同意書。展文蓮的遺體,被捐獻給了有遺體捐獻接受資格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她以這種方式,成為銀豐研究院科研項目『生命延續計劃』的志願者。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