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不平凡的五年之新常態篇:『新常態』確立中國經濟全新歷史坐標
2017-08-09 16:45: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新常態下,堅定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經濟結構更趨優化、質量日益提昇、動能不斷積蓄。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這是一種結構更優化、質量更優良的增長。

  中國經濟增量依然可觀。2014年中國GDP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從2015年至今,中國GDP已連續多個季度平穩運行在6.5%至7%區間內。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然超過30%。在世界經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總量如此龐大的基礎之上,這樣的增長來之不易。

  中國的經濟結構更優。從2012年至2016年,作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就業人數佔比從36.1%昇至43.5%。今年上半年,中國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1.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2和4.6個百分點。消費和服務業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內需不斷擴大昇級。

  中國經濟的活力更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18項;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283項。現在,在中國每一天就有上萬家企業破土而出。每年700多萬大學生畢業生和500多萬中等職業學生畢業生加入勞動大軍,人纔紅利不斷釋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

  新常態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正不斷湧現並茁壯成長。中國的高鐵、核電等大國重器紛紛走出國門,中國的大飛機已經振翅高飛。而無人機、智能手機、快捷支付方式、共享單車等最新創新產品也已經行銷全球。

  『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橕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沒有變』,深刻揭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和未來趨勢。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

  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不平凡的五年,中國經濟,以壯士斷腕的決絕,向舊的發展方式告別。

  今天的中國經濟,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新起點,就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新起點,就是中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起點。

  惟其艱難,纔更顯勇毅;惟其篤行,纔彌足珍貴。

  中國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不會動搖;中國改革的步伐將堅定向前、不會放慢。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拓更好發展前景。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