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不平凡的五年之新常態篇:『新常態』確立中國經濟全新歷史坐標
2017-08-09 16:45: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4年5月9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考察工作。圖為5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同現場職工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昔日因環境惡化一度絕跡的鷺鳥重返廣東佛山南莊鎮綠島湖,讓南莊這個著名的建陶名鎮不僅再煥生機,更是重見碧水藍天。

  位於珠江西岸的佛山,30年來經濟發展迅猛,GDP年均增速16%。然而由於當地傳統企業工藝低端,設備落後,污染嚴重,僅佔全市工業總產值7%的陶瓷產業,能耗卻高達20%,粉塵的排放竟然佔到九成。

  痛定思痛後自我革命。佛山誓言『拒絕污染的GDP』,提出『存量優化、增量優質』,以『互聯網+智能制造』為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後產能。目前,陶瓷產量減四成,能耗和二氧化硫減排放大幅減少,產值和稅收均增長1/3。

  今日的佛山,已經實現『經濟佛山』與『生態佛山』比翼齊飛。2016年佛山GDP達到8630億元,人均GDP達11.61萬元,位居全省前列。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無數個像佛山這樣的鮮活案例,正在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處大事貴乎明而能斷,臨大勢貴在順而有為。

  『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遠,必須開闢新的發展路徑,激發經濟潛力,引領經濟發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從生產端入手,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冷靜觀察、縝密思考、科學判斷,明確提出了經濟新常態理論,確立了中國經濟全新歷史坐標,以堅定的戰略定力指導著中國經濟新實踐,不斷開拓出中國經濟發展新境界。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