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香港海關抓走私:『軍民合作』 善用科技
2017-08-04 11:12:3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溫慶全(右)與海關軍裝同事搗破跨境走私手提電話的犯罪集團,檢獲的9300部手提電話分別藏於4輛集裝箱車廢氣排放管暗格內。香港海關供圖

  堵截偷運,嚴查虛報漏報

  『不法分子有兩大「法寶」,一是偷運、二是虛報。』溫慶全在為記者演示犯罪集團的陸路走私方法時如是說。

  他翻查近年的案件資料圖片向記者解釋,偷運常見於電子產品、貴金屬及藥品等走私行為,『因為這些貨品外形規則且體積小,方便「塞縫」,最適合暗格』。犯罪集團往往先把車輛改裝,例如掏空車軸、取出電池箱內的部分電池、隔出一半油箱等制造出暗格,再將偷運貨品依次、整齊碼入。待全部工序完成後,走私車輛看起來與一般車輛幾乎沒有差別。

  2016年底,溫慶全率領調查科搗破一個跨境走私手提電話的犯罪集團。經過詳細的檢查和拆卸,海關在4輛集裝箱車的廢氣排放管內檢獲9300部智能手機,總值約2800萬港元。

  他回憶道:『我們接到情報,這批集裝箱車有貓膩,但一開始怎麼都找不到暗格,當一個同事打開廢氣排放管時,大家都驚呆了』。『犯罪分子「推陳出新」的本領確實令人驚訝』,溫慶全說,『但這些都逃不過海關人員的「火眼金睛」!』最終海關扣查4輛集裝箱車及4輛轎車,並拘捕了8名嫌犯。

  『虛報、漏報貨品則常常與「障眼法」一同出現』,溫慶全以2017年4月的走私個案為例向記者介紹,犯罪集團首先挑選位於新界的工業大廈作為儲物貨倉,時機成熟時再組織七座商務轎車車隊,除司機外每車另有一人扮演乘客。車隊於同一時間密集過關至深圳,而過關時走私貨被放置在後座或車尾箱內,佯裝為乘客的隨身物品不予申報,企圖以此避過耳目。

  在該次行動中,海關共檢獲總值逾3200萬港元的走私貨品,主要為燕窩、魚翅、紅酒等,其中不乏來自法國五大頂級酒莊的紅酒和價值4萬多港元一盒的金絲燕燕窩。據統計,如果以未申報的貨品應課稅17%計算,此次走私行為可避稅至少500萬港元。

  由於內地及香港兩地海關申報及課稅制度不同,經陸路邊境管制站入境香港的走私貨品多為貴金屬和香煙,出境則多為高端電子產品、電腦配件、汽車零件及參茸海味等。

  『近一兩年出現「回旋式」走私模式,簡而言之就是每一趟都不白跑』,溫慶全舉例介紹道,有人安排跨境貨車司機從內地走私貴金屬來港,其後到工廈內卸貨,再將電子產品塞入同一暗格內,經同一輛車返回內地。

  『軍民合作』,善用科技

  說起多年的執法心得,溫慶全思索片刻後答曰『軍民合作』。看似簡單的4個字,卻包含了香港海關為掐斷源頭、將犯罪集團一網打盡的決心。

  那麼何謂『軍民合作』呢?溫慶全向記者補充介紹,『軍』指軍裝(編者注:制服在香港的俗稱)、『民』指便裝,職能上同屬香港海關人員。當軍裝同事在邊境口岸遇到重大案件時,會轉交給有組織罪案調查科(便裝同事)作進一步的深入跟進調查,『其後我們順藤摸瓜,將犯罪團伙的整條指揮鏈起底,確保不會有漏網之魚』。

  『可以說,打擊有組織的犯罪團伙纔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溫慶全坦率表示,雖然作為便裝執法人員,工作時間相對靈活,但也必須24小時保持待命狀態,時刻准備為軍裝同事提供支援。『而且不法分子的手段越來越先進,我們更得做到與時俱進呀!』

  為加強貨物檢查工作及提高清關效率,香港海關已分批引入流動X光車輛掃描系統及大型車輛X光檢查系統,提昇邊境管制站內探測違禁品的能力。在部分X光掃描系統內更裝配輻射源探測器,務求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查驗,以科技手段遏止走私。(記者陳然)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