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香港與東盟加強經貿關系 『一帶一路』下合作空間更大
2017-08-04 09:37:25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香港8月3日電(記者郜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日至4日展開上任以來的首次外訪,以東盟成員國新加坡和泰國為目的地,凸顯香港對加強與東盟經貿關系的重視。

  香港經貿業界人士認為,香港與東盟的經貿關系本就密切,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可借自身優勢發揮更大作用,與東盟合作空間更大。

  林鄭月娥2日啟程前會見傳媒時說,選擇率先訪問新加坡和泰國,是因為『香港與東盟關系非常密切,東盟是香港的第二大貨物貿易伙伴』。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7月底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6月香港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同比上昇14.1%,主要目的地包括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東盟國家;來自亞洲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也出現增長,東盟國家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名列昇幅最大的幾個供應地之列。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說,整體而言,東盟是香港僅次於中國內地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就出口而言,東盟近來還成為香港出口增長最快的主要市場之一,增幅遠超歐美國家。

  『到去年為止,全球貿易都在收縮,但相對而言,香港對東盟的貿易還有增長,且在個別地區如越南、新加坡等,增幅都很大,』關家明說,『可見東南亞地區經濟活力比較強,所以香港對東盟比較重視。』

  除貨物貿易外,香港與東盟的經貿關系還涵蓋投資、服務貿易等方面。投資方面,東盟國家作為華人華僑聚居的地區,與香港有著數十年的密切關系,可謂基礎深厚。早期,香港是這些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地;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不少華人華僑企業以香港為基地,把投資瞄准內地。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6月,香港有547家東盟企業,其中54家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136家設立地區辦事處。

  關家明說:『基本上東盟國家主要企業在香港都有代表,香港也有很多企業在那邊有生意,涵蓋銀行、貿易、制造、房地產各方面,兩地商界之間投資關系由來已久。』

  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內地也成為東盟主要投資來源地之一。關家明認為,由於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的獨特優勢,不少中國企業『走出去』需借助香港,這也帶動了香港服務出口,包括物流、技術、財務、法律等方面,已經成為香港不少服務業企業瞄准的新商機。

  數據顯示,按區域分析,亞洲是香港服務輸出的最重要目的地,也是香港服務輸入的最重要來源地。其中,新加坡是僅次於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日本等地的香港最主要服務輸出目的地和輸入來源地。

  關家明說,東盟十國在經濟發展狀況、市場成熟程度、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等方面各有優勢和需求,在『一帶一路』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方面,對香港提出不同產業需求,因此香港在東盟還有很大空間尋求各方面合作。

  在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看來,『一帶一路』也為香港帶來更多與內地企業『拼船出海』的機遇。『香港作為獨立經濟體,體量有限。「一帶一路」下,香港可協助內地企業加大對東盟投資,還可提供金融等專業服務,與內地企業一起走出去,體量更大,機遇更大,是新的商機。』

  林鄭月娥2日表示,過去幾年來,為加強香港與東盟在經貿投資方面的關系,雙方在自由貿易協定的商討上大致取得成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公布和簽署自貿協定。

  多年來致力於協助推動香港與東盟簽署自貿協定的蔡冠深說,香港與東盟達成自貿協定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實現貿易對等、增加投資機遇,更在於在『一帶一路』下借助香港與東盟已有的良好關系基礎,促進香港與內地企業攜手走向東盟。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