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凌晨,安定醫院病房區,86歲的李鳳英閉上了眼睛。直到去世,她沒能再見女兒和老伴最後一面。
她不會知道,自己的生命很早以前就被家人『放棄』了。他們曾多次明確告知醫院:如果需要搶救,不可以使用氣管插管、除顫等這些有創的急救措施,並且,一次次簽署『拒絕轉院,承擔所有後果』的責任書。甚至,已經在上次病危時聯系過喪葬用品店。
因為精神分裂癥,李鳳英2003年住進安定醫院,這一住就是14年。直到死去,她再也沒能『回家看看』。凌晨三點左右,李鳳英宣告死亡,喪葬用品店工作人員帶了壽衣過來。隨後,她的遺體被運往積水潭醫院太平間。
李鳳英的去世不是孤例。在安定醫院的病房區,將近800名住院病人,約有兩成是長期住院的老病人,時間最長的超過20年。根據醫護人員的觀察,這些長期住院的病人大多失去了回家的機會,只能在病房等待生命的終結。
對於李鳳英這樣被遺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來說,生命終結或許是離開醫院的唯一方式;對於這些病人的家屬,死亡或許更多的意味著解脫。
精神病
不同於其他疾病,精神病仍是一個極具標簽化、令人恐慌的病癥。
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數超過640萬。
作為治療精神疾病的專科醫院之一,北京安定醫院日均門診量約有1500人。
沒有人能夠輕易接受自己有精神問題。 7月14日,在安定醫院門口,一位丈夫抱著他身穿紅色上衣的妻子,幾乎用拖拽的方式將她帶入醫院的門診大廳。妻子情緒異常激動:『我不是精神病,你帶我來這裡乾什麼。』在丈夫掛號的空隙,女子快步走出醫院,丈夫只能轉身追上去,用身體保護她『別做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