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政策吸引力是關鍵
在汪利娜看來,政策有好的出發點,但要想真正達到好的效果,關鍵在於如何增加政策的吸引力和做好政策的配套細則。
她解釋說,目前職工的公積金是由個人和單位按照1?1的比例共同繳存的,但學生並沒有用人單位,全靠父母出資,而且在校期間的公積金主要發揮的是住房儲蓄功能,而公積金的儲蓄利息較低,實際上父母有多種住房儲蓄選擇;此外,如果大學生未來就業不在公積金繳存城市,公積金異地轉接和提取的細則也要完善。
她建議,目前政策上鼓勵『租售並舉』,那麼大學生如果提前繳納公積金,是否能在購買保障房或者享受公租房等政策利好時有相應政策傾斜,讓大學生享受到實惠,以增加政策吸引力。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趙秀池認為,住房公積金作為一種互助金融,入場時學生和家長肯定都會算一筆經濟賬。關鍵要依托於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房價走勢,看學生和家長是否有自住需求或投資需求。
『公積金貸款並不能解決首付的問題,年輕人買房最終還是要通過父母的幫助,「啃老」是無奈也是必然的選擇,所以最根本的還是希望房價能降下來。』李慧文對記者說。
本報記者王維硯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