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昆明8名大學生在學校裡養雞 年營業額近80萬元
2017-03-14 10:54: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當大四的同學正在為考研、找工作發愁時,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敬偉甫卻忙著張羅購入新一批雞苗。他和7個同學在學校裡建起的一個小小養雞場,一年賣出2000多只雞、20萬餘枚蛋,營業額近80萬元。2016年,他們的『益口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獲得了『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並得到了雲南小森孵化器50萬元的種子輪投資,成為當天路演11個團隊中唯一獲得投資人青睞的項目。

  一項科研課題把大學生變為養雞專業戶

  因為無抗(抗生素)土雞和富硒雞蛋的開發,敬偉甫和他的同學創業僅一年,就獲得第一筆投資,是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而在此之前,這僅僅是一項科研課題。

  敬偉甫的導師鄧先餘,是昆明理工大學引進的高端人纔,目前擔任昆工綠色循環農業課題組組長。大二期間,敬偉甫參加了鄧先餘的研究課題『基於微生物技術的高品質蛋雞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應用』,不斷攻堅克難後,課題組以發表6篇論文、申請9項專利技術的成果順利結題。然而,和大部分課題一樣,隨著成果的陸續發表,團隊成員相繼畢業之後,課題就被人『遺忘』了。

  『科研成果不應該永遠塵封在圖書館裡。』在鄧先餘的指導下,敬偉甫與同學於2015年12月創立了昆明『益口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公司設在『昆工創客孵化器』,學校不僅為他們提供了電腦、桌椅等硬件設施,讓他們『拎包入住』,還把這一項目作為重點產業進行扶持。

  『養雞場』就建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動物實驗樓後面,那是學校專門批給益口福的一塊地。這裡的雞全部實行無抗(抗生素)養殖。

  『目前國內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問題令人擔懮。』敬偉甫說。

  據首份中國抗生素的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顯示,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使用量約為16.2萬噸,其中養殖業使用抗生素佔52%。專家分析,動物體內殘留大量的抗生素,進入人體之後,抗生素會轉移到人體。細菌為生存而不斷進化出耐藥性,甚至產生耐藥的『超級細菌』,造成人類感染此病菌後因無藥可治而死亡;人在食物鏈中天天吃抗生素,損害人體的同時還會增加人畜共患病隱患;進入生態環境中的抗生素,有些不易降解或降解緩慢,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益口福」要解決的就是無抗養殖這一問題。』敬偉甫說,『益口福』利用微生物技術,通過標准的疫苗接種,在純糧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和中草藥、抗菌蠅蛆等飼料添加劑作為動物保健品的方式,來防治雞生病。『腸道養分所能養活的細菌菌群總量是一定的,益生菌多了,壞細菌就沒法存活』。

  『無抗土雞及富硒雞蛋上市後,供不應求。經檢測,我們的雞肉和蛋內不含任何抗生素,主要營養成分硒、鋅、碘比普通雞蛋高3~6倍,膽固醇含量低40%,蛋白質含量高12.7%。』說起自己的雞和蛋,敬偉甫總是滔滔不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