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一帶一路』光明談①]『一帶一路』與中華文明:從『兼濟天下』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04-24 18:01:19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抓住痛點問題,補齊理論短板

  主持人:就兩位的觀察而言,現在『一帶一路』建設有哪些比較緊迫的問題,您又有怎樣的建議?

  王靈桂:『一帶一路』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虛化和泛化問題。我對國內現有的『一帶一路』研究機構進行了最簡單的統計,在網上輸入關鍵詞『一帶一路』和『機構『,居然有270多家。大家基本上是在一個水平上進行研究,現在的理論還解釋不了『一帶一路』建設豐富多彩的現實。因此,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究、理論支橕。

  另一個痛點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一帶一路』,但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沿線國家到底有什麼特點。因為了解不深,只能是你說什麼我也說什麼。總之,『一帶一路『理論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說了痛點、難點,肯定有亮點。中國社科院剛剛評出2016年度的23個重要成果,其中就有我們關於『一帶一路』的作品,也算是一個亮點,不過這個亮點還是非常弱小的燭光。我們希望通過更長的時間形成燎原之勢,用智庫研究照亮『一帶一路』不斷前行的道路。

  王義桅:第一個問題,就是要認識到『一帶一路』是從歷史中來,但超越歷史,一定要用前瞻的思維方式看『一帶一路』。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不能用簡單的線性進化邏輯、趕超邏輯來理解『一帶一路』。要進行綜合式跨學科研究,真正確立『一帶一路』大學問。但目前我們的學科體系、思維模式、知識結構還遠遠跟不上。

  王靈桂:研究『一帶一路』要依靠綜合學科,不是單一學科。就像老中醫開方子,這個方子肯定有很多味中藥,我們不能只吃一味,否則解決不了問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受到國際社會歡迎

  主持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五月舉行,二位對論壇有什麼樣的期待?

  王靈桂:最近我遇到一件『麻煩事『——經常收到各國智庫的郵件、電話,問我5月14號這個會能不能讓他們來參加。我從中發現,這個會議在國外智庫裡有這麼大的影響,那麼多人都想參與到這個宏大的工程裡面。我想,『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受到國外的歡迎,受到國外智庫的追捧,本身就是一種動向。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這一點,就能預測會議一定會非常成功。

  我想,五月的論壇應該是一個總結的會,也是一個展望的會:總結過去三年多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取得的經驗、成就,也深入討論下一階段怎麼規劃。同是,我認為這個會是向務實轉變的一個轉折點。『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國際上的熱詞了,今後要繼續保持這個勢頭,同時要真正落地,要有實實在在的成果出來,讓老百姓感受到『一帶一路』帶來的切身利益。智庫應該在其中發揮相應的作用。

  王義桅:在中國上大地上開這樣一個高峰論壇,我們是擁有知識產權的,是主場。我認為,這個會應有三個目標:一定要把倡議變成機制,把共識變成行動,把雙邊變成多邊,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要靠項目體現『一帶一路』,靠產品靠服務等等改變人的生活,從而讓世界因為『一帶一路』而更加美好。

  主持人:從中華文明的歷史深處走來,向人類共同的美好未來延伸,『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包容發展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互鑒、交流交融之路。相信沿著這樣的道路堅定前行,我們一定能夠奏響人類文明的大合唱,鑄就共贏發展的新輝煌。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讓我們再次感謝兩位嘉賓,也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再見。

  (光明智庫、光明網聯合推出;統籌:王斯敏、蔣正翔;主持:王斯敏;整理:李澍;攝像:王恩慧;導播、剪輯:劉希堯)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王傲